我死后五十年,在这世界某处仍有人关心我的著作,不管哪一个人从我的作品中,选择适当的内容视为己有,我也无所谓。但经过五十年后,如果我的作品早已为世人所遗忘,那这些作品就可以不必存在于世了。
今日流行、轰动的作品,明天也许被指责;今日拥有新趣味的内容,明后天也许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但活了几世纪,依然不被遗忘、消灭的作品,我认为其价值,在我们活着的时候,也不可能产生大的变动。
赫塞(Herman. Hesse 1877∼1962),德国诗人及小说家。为牧师之子,生于德国的卡尔夫市。以《乡愁》、《车轮下》等浪漫作品闻名文坛。赫塞意欲在现代社会中,保存纯德国式的内在性与浪漫主义倾向。但他同时深为内在自我的分裂所苦,因此对东方表达深切的关怀,有意超越小我,进入宇宙大我的世界。其代表作有:《徬徨少年时》、《流浪者之歌》、《荒野之狼》等,均以简洁的文体著称。一九四六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及歌德奖。
瑞典学院对颁给诺贝尔文学奖的评语是—―
“由于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它们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与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与高尚的风格。”
赫塞的作品在廿世纪七○年代相当受到年轻读者的喜爱。除了对西方哲学的理解,他的《流浪者之歌》写的则是东方印度佛陀的故事。他的文笔总有一股淡淡的失落与轻轻的哀愁,让年轻人趋之若鹜,大受感动。
本书对赫塞的作品做精心的挑选,汇集在您面前。这是一部随手翻阅,尽是珠玑的美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