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受关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肆虐,学童很多时只能在家网上上课,令人担心他们更易陷入情绪危机。最近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在学术期刊《心理学前沿》发表的一项调查研究,也许可以给家长一些启示,指引他们如何协助孩子减低危机。
这项研究访问了1100名来自新西兰及美国的青少年,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及精神健康状况,结果发现优质睡眠、恒常的运动习惯、及常吃新鲜蔬果这三大因素,依次序与青少年的精神健康有最大的关连。当中以睡眠关连性最大,平均每晚睡9.7小时的青少年抑郁症状最少,而睡眠少于8小时或多过12小时的人,出现抑郁症状的机会则最大。研究也反映睡眠重量之余更重质,拥有优质睡眠的人比只睡够时数的人,精神更饱满健康。另一方面,运动固然有助青少年保持精神健康,但研究亦发现,若每天进食充足新鲜水果及蔬菜,精神状况也会较少吃蔬果的为佳。
其实充足睡眠、恒常运动、及良好的饮食模式,本来就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元素,所以它们对精神健康的帮助亦不难理解,想保持精神健康,可能比我们想像的还要简单。想为孩子的精神健康打好基础,家长们不妨从这些基本却又容易忽略的生活习惯入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