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及总成交金额较1月有所回升,日均成交量9.27万吨,日均成交额517.98万元。2月上半月,CEA价格始终维持在56元/吨;下半月,CEA价格先上升后下降,月末以55元/吨收盘。可以发现,春节假期过后,全国碳市场逐渐回暖,交易活跃度有所上升。2月7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3-2025年发电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并提及“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民航等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有关工作安排另行通知”。
地方碳市场方面,除北京碳市场外,其余地方试点碳价相对平稳。北京碳市场2月中旬起出现交易,碳价呈断崖式下跌,成交均价由110.40元/吨降至51.47元/吨,最大跌幅达到53.38%,后有所回升,月末维持在74.20元/吨。在北京碳价下跌的同时,广东碳价稳中有升,2月下半月超越北京碳价,月末成交均价达到80.12元/吨,成为八个地方碳市场中碳价最高的市场。2月2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广州市碳普惠自愿减排实施办法》。上海和湖北碳市场运行平稳,成交均价分别位于56.20-59.00元/吨和46.51-50.99元/吨之间。深圳碳价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月末成交均价为56.48元/吨,较月初上涨15.29%。重庆碳市场2月未出现交易。天津和福建碳价相差较小,天津碳价在30.00-33.04元/吨之间,福建碳价在27.00-30.70元/吨之间。
欧盟碳价于2月创下历史新高。2月21日,欧盟碳价首次突破100欧元。这主要是由于气温骤降增加了化石燃料需求,且4月底的履约期将近,推高了欧盟碳配额价格。
全国碳市场3月8日收盘价与前一日持平 报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