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基尔大学(Keele University)天文学家Nye Evans等人,利用史匹哲太空望远镜(Spitzer Space Telescope),首度在太空中发现固体型式的巴克球(buckyball),也就是球形的富勒烯(Fullerene),或球形、中空的碳60,故又称球碳。在此之前,太空中仅发现过气态的微型球碳。

中空、球形的巴克球在地球上是极佳的导电或化学应用材料。科学家们利用史匹哲太空望远镜,在距离地球约6500光年的蛇夫座XX星(XX Ophiuchi)双星周围侦测到一些细小的粒子,是由层层叠叠的球碳所组成的,球碳的含量非常多,可相当于10000座圣母峰的体积。

由于新发现的这些球碳层层叠叠,形成固体状态,就像在大木箱里的柳橙一样。不过,这些球碳叠成的微粒都非常小,远小于人发的直径,但每一颗微粒中包含了数百万个球碳。

天文学家首度在2010年借由史匹哲确认球碳存在于太空中(请参考天文新知 2010-11-04 史匹哲在行星状星云中发现大量球碳),后来又确认球碳可存在于不同太空环境中(请参考天文新知 2011-08-11 天文学家可能在太空中找到石墨烯),最让天文学家惊讶的是所发现的球碳含量相当于15个月球之多。在先前所有发现案例中,球碳均为气体型态。但Evans等人在蛇夫座XX双星周围侦测到的却是固态微粒,显示在某些太空环境中所出现的球碳数量多得惊人,才会拥挤到彼此可串连而形成固态微粒。

Evans等人之所以可以辨别蛇夫XX双星周围的球碳是固态型式,是因为它们发射出的辐射型态相当独特,与气态球碳不同。这项发现也让天文学家确定球碳在太空中的含量,远超过先前的预期。因此,这些遍布全宇宙的球碳可能是非常重要的碳元素型态,而且是一种最基础的生命建造型态。

地球上的球碳有各种不同的型式,例如燃烧的蜡烛产生的是气态的球碳,不过在某些岩石中则是固态的型式,例如在俄罗斯发现的次石墨(硬沥青,shungite)矿物,或是在美国科罗拉多发现、因闪电击中地面而产生的闪电熔岩这种玻璃质岩石等。而在试管中,这种固态球碳则呈现为一种深棕色的黏性物型态,相当有趣。

天文新知,由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提供。如果你对网络天文馆的文章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天文馆的徐阿喵先生会利用个人时间来回答各位的问题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