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是人们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和俗称,本病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该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死、脑血栓形成)两大类。出血性脑中风早期死亡率很高,约有半数病人于发病数日内死亡,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临床上以偏瘫为主要后遗症。多发生于50岁以后,男性略多于女性。下面介绍的是脑中风后遗症关于出血性脑中风的诊断。

对出血性脑中风后遗症的诊断检查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和康复评定:

①脑血管造影是脑出血重要的诊断方法。脑血管造影主要表现为肿块性占位。

②CT检查脑出血的显影取决于血液中血红蛋白,其对X线的吸收系数明显大于脑组织,故呈高密度影。

③头颅磁共振扫描(MRI)在MIR上脑出血可分四层:位于中央的核心层,缺氧最重;其外的核外层,缺氧较轻,再外的边缘层,吞噬细胞内有含铁血黄素,最外为反应带,脑胶质细胞增生和程度不一的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