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若苾刍。已能离诸欲不善法。有寻有伺。此名第一离生喜乐定。
若复苾刍。止息寻伺。内心清净。安住一想。无寻无伺。此名第二定生喜乐定。
若复苾刍。不贪于喜。住于舍行。身得轻安妙乐。此名第三离喜妙乐定。
若复苾刍。断除乐想。亦无苦想。无悦意。无恼意。无苦无乐。此名第四舍念清净定。如是等名为四禅定。
初禅的“离生喜乐”指:因已离/已无欲望和不善法 故由“离”而心生喜乐。
三禅的“离喜妙乐”指:因已无贪于一二禅的喜乐 故由“离喜”而得妙乐。
印顺导师有很多著作都参考南传佛法的,相信在这里可以引用南传佛法的经典吧。我认为庄春江老师的翻译有很多都是很好的,例如这段:
"四禅:学友们!这里,比丘就从离诸欲后,从离诸不善法后,进入后住于有寻、有伺,离而生喜、乐的初禅;从寻与伺的平息,自身内的明净,心的专一性,进入后住于无寻、无伺,定而生喜、乐的第二禅;从喜的褪去、住于平静、有念正知、以身体感受乐,进入后住于这圣弟子宣说:‘他是平静、具念、住于乐者’的第三禅;从乐的舍断与从苦的舍断,就在之前诸喜悦、忧的灭没,进入后住于不苦不乐,由平静而遍净之念的第四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