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以IPO作为创业成功的定义,在台湾创业成功的概率是0.5%,而得到创投投资后,成功的概率约是10%左右。那学生创业成功的几率呢?一定是远小于0.5%,就以门槛较低的维持3~5年的营运,又能高出多少百分比。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鼓励学生创业呢?

在创业的过程中,会遇到排山倒海而来的大量问题,这些问题不被解决,就只剩失败一途可走;若不想失败,就得想尽办法解决问题。遇到产品服务不被消费者接受,那就想办法更了解消费者需求;碰到技术问题,就想办法突破技术它;遇到财务会计问题,就寻求方式解决;而团队沟通、领导能力不足时,就重新审视自己学习沟通和同理心;当你看不清问题的本质时,就学习以结构性的角度加上独立思考的能力去理解问题。只有这些问题,才能让你看见自己的不足与不完美,而努力克服的同时也让你更完美。这些能力,都是在创业的过程中可以培养的,亦为社会所需要的即战力。

所谓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只有解决你擅长的解决的问题而已,而是你的一生中,所有遇到的问题,包括家庭、感情、朋友、选择…等,种种问题;而是你在不断遇到问题的过程中,都尝试以不同的方法去学习处理,渐渐的失败次数越多,经验也慢慢累积起来了,学会用更有效率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台湾广设大学、高教政策错误,使得青年无法学以致用、青年失业率逐年攀升,产学落差犹如鸿沟。然而在尝试创业的路上,能够学会独立思考、拥有创业家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即战能力,对于大学生绝对是难能可贵的经验。就算失败,就算痛到谷底,也该庆幸在你最能吃苦的时候,没有选择了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