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是EDM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主体部分。它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材等方面。

课程设置以培养目标为依据,是实施培养目标和保证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 EDM专业学位以培养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的高层次人才为目的,它不仅要求学位获得者俱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管理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因此,EDM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既要注重教育理论与专业知识的统一,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目前,我们的基础教育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教育理论比较缺乏,在研究生阶段,就应适当加大教育理论的学习比例。但注重教育理论课也不能忽视专业知识课的设置,专业课程的设置要在“新”上下功夫,课程内容要瞄准未来、瞄准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分支和知识增长点。要反映本学科的新发展、新动向,了解学科的发展前沿,掌握本学科的脉搏。要把近年来教育科研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成果,融入到教学中去。我们要对各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进行宏观管理,要在实践中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不断改革、更新、调整课程设置,使之更加符合EDM的培养目标。同时,要进行监督,确保课程设置得到完整的贯彻实施。

教学方法是实现课程设置的有效途径。目前,EDM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面授、自学、研讨相结合,注重案例教学,结合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开展教学与教育管理学科研究。这种方式仍然受以教师为中心、理论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定势的影响,使教师职业的务实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学生在学校集中学习时间有限,作为培养过程的学员自学、实践环节的教学目标模糊、不确定。这就要求加强对此过程的指导、监控利管理,制定明确的管理条例。课程教学今,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和发扼研究生的内在潜能,教学中要多进行案例教学,以启发学生熟练利用掌握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有的课程可由专题组成,采取讲座方式授课、能起到省时增​​效的作用。在教学方法问题上,应鼓励任课教师大胆探索试验,遵循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另外,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有效、简便、现代的沟通方式,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加快网络课程教学,使学校课堂进一步延仲,从而保证学习的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