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有自己的公众号在文末哦~

在教学生涯的这段时间里,我发现有的小朋友特别搞笑。

我都不知道是该骂他们懒,还是夸他们精。

比如当他想要手机时,他就会盯着我的嘴。

又或者当我把三张颜色卡片摆在桌上,并发出指令“给我红色”时,小朋友会把全部卡片都拿起来塞给我。

而且还是边看边塞,直到我抓着他的手去选对一张,他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反应。

如果你的小朋友也有很多上述的表现,那么你可能需要考虑他们是否有辅助依赖( prompt dependency )了。

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事先计划好一个渐退的辅助策略。

一般来说,如果某个辅助一定能让小朋友做对的,那么它的侵入性就很强;

如果是让孩子接近独立完成的,那么侵入性就比较弱。

从强到弱的辅助应该有一个设计好的过程。

我们日常就一直使用语言辅助,语言辅助比较难撤除。

任务对于小朋友来说太难,他们只能依赖辅助去完成。

在小朋友刚刚学会了某项技能的时候,我们没有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去反应( 1s - 3s )而是立刻就上手辅助了。

及时调整任务难度。

发现在当前的任务中,孩子特别依赖辅助,我们可以尝试退回到前一级的教学。

如果小朋友可以独立完成前一级的任务,我们需要思考是否当前的教学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拆分。

在教新技能的时候,可以采用“最多至最少的辅助”;

而当小朋友掌握之后,可以尝试采用“最少至最多的辅助”。

下面有一个关于“使用最多到最少辅助”的例子。

这里描述了 Mr.Donovan 是如何教 Jonathon 去清理自己的餐盘的。

在吃完午饭后他会跟全班的同学说:“午餐时间结束”。

在前三天, Mr.Donovan 使用了全部肢体辅助:把 Jonathon 的手放在餐盘上,并且辅助他走过去垃圾桶那里,手把手地教他如何清理自己的餐盘。

三天之后, Mr.Donovan 使用部分辅助,他把 Jonathon 的手放在餐盘上,并且触碰 Jonathon 的手肘来提醒他丢垃圾。

三天又过去了, Mr.Donovan 使用了示范辅助, Jonathon 跟在他后面完成了模仿。

在三天的示范辅助后, Mr.Donovan 用非口头的言语辅助来辅助,出示 Jonathon 清理餐盘的照片。

在三天过后, Jonathon 就可以在“午餐时间结束”这个指令下去独立清理餐盘了。

好啦!这次的内容就是这么多了!

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包好 哦~

↓↓扫它↓↓

武汉依米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为自闭症康复领域的从业人员与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提供解决方案,推广自闭症人士的社会融合。 公司现阶段主营业务如下: 应用行为分析(ABA)课程培训 影子老师(陪读)的培训与督导 一对一专业咨询服务 注册行为分析师考试类产品 普及自闭症相关知识的公益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