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春民谣作为台湾重要无形文化资产,其传唱方式早期多以口传心授方式,吟唱内容也和生活密不可分,然文化是与时俱进的,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原有的价值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会产生质变,而民谣文化的传承,在社会脉络中,也会面临断裂或延续的抉择与困境。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与学校场域中的教学方法截然不同,文化传承与音乐教育之间必须建立起相互对话与互动的桥梁,文化的永续与扎根才会成为可能。
本计划以文化知识转译作为核心目标,透过田野调查、访谈、教学社群与教材出版等方式,试图建立恒春民谣教与学之脉络与方法,透过在地实践过程,使身体经验和文本理论进行结合与论辩,并借由知识与文化的再诠释,针对不同场域及对象将文化本质进行教学转译,探讨台湾音乐文化与社群端、教学端结合的方法,并且在传承与创新的辩证中,扎实文化的主体性,以及建立文化之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