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
距野火仅152米,美国这处116年历史的天文台告急! 9月16日-根据外国媒体的报道,美国消防员15日在地面和空中发起了一次全面的营救行动,以避免野火对已有116年历史的威尔逊山天文台和邻近的信号塔造成破坏。当天,野火“天猫座”已经扩散到距威尔逊山天文台约152米的距离。 据报道,洛杉矶县消防局发言人大卫·丹特克(DavidDantike)15日表示,白天称为“山猫”的野火已蔓延至距威尔逊山天文台约500英尺(152米)
【Now新闻台】三号强风信号现正生效,天文台预计三号强风信号在下午维持一段时间,当本港风力减弱时,天文台会在黄昏至晚上改发一号戒备信号。而韦帕的相关雨带为本港带来大骤雨。 随着热带气旋韦帕逐渐远离本港,天文台改发三号强风信号,幼稚园及部分特殊学校今日停课
据新华社智利圣佩德罗—德阿塔卡马3月13日电(记者尹南)位于智利的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阵列“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阵列”(以下简称“ALMA天文台”)13日迎来落成十周年庆典,相关负责人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ALMA天文台初始投资超过14亿美元,是欧洲、日本、美国、智利等22个国家和地区合作的成果。它位于智利北部安第斯山海拔5000米的查赫南托尔高原,2003年破土动工,2011年部分投入运营,2013年正式落成启用
距野火仅152米,美国这处116年历史的天文台告急! 9月16日-根据外国媒体的报道,美国消防员15日在地面和空中发起了一次全面的营救行动,以避免野火对已有116年历史的威尔逊山天文台和邻近的信号塔造成破坏。当天,野火“天猫座”已经扩散到距威尔逊山天文台约152米的距离。 据报道,洛杉矶县消防局发言人大卫·丹特克(DavidDantike)15日表示,白天称为“山猫”的野火已蔓延至距威尔逊山天文台约500英尺(152米)
虚拟天文台教育核心需求,等你来做主! 2002年,以国家天文台为首的中国天文界提出了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研发计划并于同年加入国际虚拟天文台联盟(IVOA)。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经过16年的不断发展,虚拟天文台的建设为中国天文教育的普及与提升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与资源。 虚拟天文台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将全球范围内的天文资源无缝透明地连接在一起,形成数据密集型网络化天文研究与科普教育平台
兀鲁伯天文台由帖木儿帝国的创建人帖木儿的孙子、乌著名天文学家、学者、诗人和哲学家、撒马尔罕的统治者兀鲁伯于1428-1429年建造,是中世纪时期具有世界影响的天文台之一。 在1449年被毁坏之前,兀鲁伯天文台被认为是当时伊斯兰世界最好的天文台之一,也是中亚最大的天文台,其规模远远超过了以前的天文台,观测和研究设备也属一流,所有的巨型象限仪半径达40米,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兀鲁伯天文台是一个三层圆形建筑物,有独特的40米大理石六分仪和水平度盘
5月20日至22日,由国家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基地承办的“太阳磁场望远镜研制技术研讨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国家天文台副台长郝晋新出席会议并代表国家天文台致辞。来自空间中心、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国家天文台、西安光机所、南京天光所、云南天文台以及中国航天771研究所等多家研究机构的近百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由政府档案处历史档案馆与香港天文台联合举办的“百年风云:档案里的天文台故事”展览明日(2月6日)展开,透过40多份藏品,多角度介绍天文台成立初期和当时的运作情况,让市民一睹香港珍贵的气象记录,包括香港有记录以来其中4次破坏力强劲的台风袭港情况。 适逢今年是天文台成立135周年,政府档案处选取了多个从天文台移交的珍贵和具历史价值档案,藉以回顾天文台的发展历史。 “百年风云:档案里的天文台故事”展览明日起至12月31日,逢星期一至五(公众假期除外)上午9时至下午5时45分在九龙观塘翠屏道13号香港历史档案大楼二楼展览厅举行,市民可免费入场参观
香港天文台将于三月二十五及二十六日(星期六及星期日)举行开放日,介绍天文台的工作,并庆祝天文台成立一百四十周年。 开放日采用今年世界气象日的“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主题,设置展览以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和认识,并介绍天文台如何应用崭新科技提供各项服务,包括天气预报、航空气象、微气候监测及辐射监测。 参加开放日的市民须预先作网上登记,每人最多可索取四张入场券,费用全免
天文台于下午2时20分发出今年首个红色暴雨警告,并预料高达每小时100公里或以上的阵风继续吹袭香港。 天文台于下午2时20分发出今年首个红色暴雨警告。(天文台网页截图) 天文台表示,受广东内陆的强雷雨带影响,香港广泛地区大雨,市民应提高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