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政府档案处历史档案馆与香港天文台联合举办的“百年风云:档案里的天文台故事”展览明日(2月6日)展开,透过40多份藏品,多角度介绍天文台成立初期和当时的运作情况,让市民一睹香港珍贵的气象记录,包括香港有记录以来其中4次破坏力强劲的台风袭港情况。
适逢今年是天文台成立135周年,政府档案处选取了多个从天文台移交的珍贵和具历史价值档案,藉以回顾天文台的发展历史。
“百年风云:档案里的天文台故事”展览明日起至12月31日,逢星期一至五(公众假期除外)上午9时至下午5时45分在九龙观塘翠屏道13号香港历史档案大楼二楼展览厅举行,市民可免费入场参观。
此外,“百年风云:档案里的天文台故事”流动展览举行日期和地点如下:
沙田公共图书馆(3月2日至29日);
屏山天水围公共图书馆(4月2日至29日);
九龙公共图书馆(9月2日至29日)。
图示上世纪三十年代希活(其后于1946至1956年为皇家香港天文台台长) (右二)在天文台总部监督悬挂一号戒备信号。
图示上世纪五十年代,天文台人员在京士柏气象站放出无线电探空仪,进行高空探测。
图为前工务司派斯于1882年建议在香港成立天文台的报告书。
图为1942、1943及1944年在赤柱拘留营记录的天气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