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州科技局千方百计摆脱“新冠”病毒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利用疫情期间开展科技练兵,努力提升全州科技系统“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服务”四种能力。

一是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围绕“十四五”科技规划编制,积极谋划自然、科学、社会、民生领域科技项目,向省科技厅报送了甘孜州科技馆项目建设方案;推进科技与抗疫融合,州科信所成功研发《县域应对“新冠”疫情摸排信息化平台》,为全州疫情防控提供了科技支撑;创建“四川省包虫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为甘孜州包虫病研究与防治提供了科研场所;支持科研院所开展生态恢复、中藏医药、健康产业等基础课题研究,《四川藏区优质高产青稞新品种选育及应用》等4个项目分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为全州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二是提升技术攻关能力。建成“千里眼”—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四川数据与应用中心甘孜分中心,有效解决了全州自然资源管理、防灾减灾、抢险救灾等重大领域应用需求;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家,建成康定蓝逸高原食品公司企业研发中心;中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正加紧建设。

三是提升成果转化能力。创建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个,省级科技扶贫示范基地24个面积1万亩,引进新品种13个,推广新技术23个,开发新产品11个,示范带动52个贫困村987户贫困户3636人增收;建成“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平台19个,构建“互联网+”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提供技术咨询服务3.1万次,科技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收获“真金白银”。

四是提升科技服务能力。组织开展“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选派科技特派员577人、“三区”科技人才77人,举办青稞、玉米良种良法及牦牛、藏香猪养殖等培训15场次,开展送科技下乡22场次,推广适用技术36项,技术服务群众1696人次;组织324名甘孜科技扶贫在线科技人员提供技术咨询服务2946条,建立科技服务微信群3个,现场解决农村实用技术问题127个;坚持转变作风、下沉一线,变县局到康“找”为局工作组下乡“跑”,班子成员带队组成工作组8次,深入联系县、帮扶乡、贫困村、联系寺及贫困户解决产业发展、办公设备、生活物资等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1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