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中国文化开始有兴趣,想读读文言文、唐诗之类,刚巧碰见最近很红的《于丹‘论语’心得》,于是买下来读。
本书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于丹以《讲语》讲解不同的人生态度,后半部是论语全文,因为对文语文的不熟悉,所以只看了前半部,待对文言文的认识加深后再看全文吧。
《论语》是儒家经典,为四书之一,记载了孔子跟其弟子间的对话和思想。于丹透过孔子的思想,讲解人生处世之道、修身养性等。《论语》中的道理简单直接,但却因为简单而不易实行,当中包括很多老生常谈。
有一则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季氏》中的“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燥;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隠;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此则大约是说说话时机的重要性。当话题未至而急着说该话题,是“燥”,令别人觉得突兀;话题到了但又忍着不说,是为“隐”,你究竟是扮高傲,还是不信任他们?不看别人脸色 (或对象) 而说话,谓之“瞽”,是盲的意思,明明别人不高兴还继续说下去,有什么后果皆咎由自取。这章节令我想起一个朋友,现在他应该“大‘隐隐’于市”了。
于丹在讲解《论语》之余,加入一些小故事。故事是有意思的,可发人深省,但有些跟讲解中的思想好像全无关系;有时她又会运用些比喻讲述道理,但喻体跟喻物间又没有关系,令人有似是而非的感觉,有点败笔。
无疑本书有讲解《论语》的思想,解释它的意思,但当中谈及《论语》部分比想像中的少,于丹的讲解又偏向自由发挥,谈天说地,令它好像是一本普通的“心灵鸡汤”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