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论语》将《论语》原有的二十篇体例完全打破,从“仁”的定义和内涵出发,以孔子的思想脉络重新结构原文文本,使其核心思想和主要观点有机地融为一体。通过这样的系统性分拆和重构,在没有一字一句增删的情况下,《论语》呈现出全新面貌——孔子思想的逻辑性和深刻性从文本中直接呈现出来:“仁”为核心,“孝”、“悌”、“信”视为其呈现形态,“礼”为其外化形式,学习和修身是其求取的途径,治国和处世是其实践的方式;而孔子对时政的抨击和对各种人物的评论,则如今天的“案例教学”,旨在向弟子们解释和阐发“仁”之内涵,以及在具体事例中如何评判。

重构后的《论语》成为为有主题、有论证、有展开、有层次、有案例的文本,成为一本无需繁琐注释就能读懂的新经典。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教授称《新论语》:“不加一字,不减一字,编而不作,《论语》一新。”

这本书重编了论语,看看目录就差不多了。注疏可以参考别的书。

结构化的编排对于《论语》这种孔子微博集来说确实挺有必要的,说来惭愧的是,读这本的时间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看注释和译文上了,以我现在的古文水平,基本也就告别原版了。

这种读论语的方法很有意思,看完之后若有所得。

经典就是经典,新排序也是一种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