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歌神”,不仅是用来听的,而是用来拜的。出道三十年,张学友新人过,也巅峰过。作为一个在歌坛中有口皆碑,被奉为歌神的人物,他同样会遭遇自然的瓶颈与困惑,需要探讨和研究歌手应持有的本分。正是一个个关卡的叠加,才修炼至其“神级”的境界。借着暌违七年的国语大碟《醒著做梦》之名,新京报有了一次与“歌神”对话的机会。无论是对行业的观察,还是对未来的期待,如今的他,进一步完善了自己音乐方面的认知体系。“乐坛不应该只有一个神,而是神越多越好。我不希望它成为一个很大的光环,放在肩膀上,会走不下去”。张学友以一个“承前启后”的姿态等待着“黄金时代的发生”,用心把歌唱得好一点,再好一点,这就是歌神的境界。

新京报:“出道三十年”之于你的意义?

张学友:老实说,这个数字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1984年9月出道,同年12月正式签约唱片公司,发行了第一张唱片,所以严格来讲,这个月是我正式第三十年。因为我没有想说退休或者什么,所以今年也只是三十年里面的其中一年。当然现在我讲的话跟十五年,二十年前的认知可能不一样。我相信要是我继续唱下去的话,可能再过五年或者十年以后,我对音乐不知道会怎么样。可是我相信那个时候再看音乐和自己的发展又不一样了。

新京报:这么多年来,你作为歌手修炼至今,是用心去唱,还是用技巧去唱,期间的比例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