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荷兰文绘本书,亲子生活情绪题材。(本书译自英文版)

“不行,我说不行就是不行!”这是亲子相处时,大人很容易对孩子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充满了管教与制止的意味,但换个角度看,谁说孩子不能用他的方式,来表达不高兴、不满,以及讨厌被限制的感觉呢?

恐龙开始喷出许多恶毒的话来发泄生气的怒火,完全没办法冷静思考,反正,恐龙本来就不会思考!

恐龙开始六亲不认,连以前最喜欢的泰迪熊、玩具通通都不喜欢了,反正,恐龙本来就没有朋友!

恐龙也不接受安抚,爸妈想抱他也没办法,因为,恐龙是很大只、很强壮的动物,要抱,可没那么容易!

恐龙也不吃硬的,爸妈这下也生气地大声骂他,不过他根本听不进去,反正,恐龙本来就听不懂人话!

小恐龙觉得很伤心、很无助,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于是他开始用力哭,他的生气怒火终于被平息、浇熄了!他又变回那个讨人喜欢的小男孩了。大人问他,到底为什么要那么那么生气呢?男孩这会儿也忘了自己是为了什么而生气,他只知道,自己一定是有很好很好的理由,他才会变成那样,才会变成一只恐龙的!

孩子也是人,也有权利表达情绪,表达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本书作者借着孩子的“他我”投射,也就是一只生气、到处捣乱的小恐龙,来表达孩子期待自己生气时的所作所为都能够被理解。而父母呢?或许除了给予孩子适当管教之外,也应该充分理解自己的孩子,尊重他也有表达生气情绪的权利与方式。毕竟,快乐时手舞足蹈,生气时宣泄情绪也是很自然的,不是吗?

不过,这不代表父母就应任由孩子耍赖任性喔!请记得,父母管教孩子时,孩子因而生气发怒,不是因为他痛恨父母或不再爱父母,而其实只是在表达他不高兴被限制、被禁止的情绪罢了!孩子气生完,情绪就烟消云散了,往后,孩子心里就会慢慢知道父母的要求、规矩是什么了!这之后,不管孩子成长过程中,要变身几次恐龙或怪兽,父母或许就比较能用同理心去了解,甚至见怪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