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长照十年计划,政府在2007年时,为了因应人口老化、失能人数增加,推出长照十年计划。执行到2016年时,因应长照需求多元化,又通过了长照十年计划2.0版,并在隔年1月实施,就是所谓的长照2.0。为了解说方便,以下简称长照1.0和长照2.0
,以照顾服务为例,根据失能的轻中重程度,给予不同的“照顾服务时数”。优点是计算简便,但缺点是:对于困难照顾和容易照顾的个案,不同工但同酬,导致困难照顾者被视为烫手山芋。且因照顾内容不明确,照服员容易被家属当成家庭帮佣使唤。以上两项原因,也都会造成照服员流失率偏高。
长照2.0采用“项目制”
,依需要等级有不同的“给付额度”,在额度内由个案管理师拟定“照顾计划”。所有的服务项目都明确标价,且困难照顾、特殊时段、偏远地区都有较高给付。这种制度让努力或技术娴熟的照服员,可以获得合理的报酬。但缺点可能为了抢快,服务时忽略被照顾者的感受。且因为需先拟定“照顾计划”,对家属来说,可能感觉斤斤计较或是难以临时变通。
长照1.0时,照服员到府提供照顾服务后,若当日预定的时间还没结束,照服员就会陪被照顾者聊天,或是处理家属交代的事情,等到时间结束后才离开。但长照2.0施行后,照服员依“照顾计划”完成指定的服务后,就可以马上离开。
若需要陪伴聊天,照顾计划里就先要有“陪伴服务”这个项目,自然也不能“顺便”帮忙做其他的事。若确实有需求,家属就需要跟个案管理师讨论新的照顾计划。
的确对于家属而言,长照2.0较没有弹性,甚至不近人情。但是政府资源有限,本来就是要花在刀口上。如果把每30分钟175元的陪伴服务,纳入每次到府的照顾计划中,就会排挤额度内的其他服务,家属自然会评估需不需要这么做。
家属要认清什么只是想要?什么才是真正的需要?凡是制度就一定有优点和缺点,有缺点当然要改进,但优点还是需要被肯定。如果你跟小周药师一样肯定所有服务人员的辛劳,欢迎按赞和分享这则影片。
如果大家对长照制度设计还有任何想法,或是有好或不好的使用经验,都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