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程从全国首创到课程建立、实行、修正,到目前顺利运行,具明确特色如下:
1. 以本土化的发展为主轴:
艺术治疗的训练是以本土的心理治疗理念与特殊的艺术表达形式及创作表现历程等为基础,开发适合我民族性、地方特色的艺术治疗活动,以本土的心理卫生需求为依归,发展出适用于国人各年龄层的个别、伴侣、团体、家族及社区的艺术治疗模式。
2. 以个人的成长为基础:
修习艺术治疗当从自我疗育做起,学生能从相关课程的学习及训练中去探索自我外,亦需寻求个别艺术/心理治疗,以体验求助者在整个疗程中的心理动力,奠定助人工作者的心理健康基础。
3. 兼重临床实务与社会服务:
寻求建教合作机构,鼓励研究生参与相关实务研讨会及工作坊,以提升其临床实务工作的能力,并且结合社区资源,推展艺术治疗于民间团体和社福机构的应用。
强调艺术治疗理论与实务互为学术检视对象,针对艺术治疗相关的基础理论加以求证及推衍,或以特定族群的视觉语汇或创作行为为研究主题,以考验本专业在本土的适用性与价值,有利于此专业学门本土化之发展。
积极与国外的艺术治疗相关研究所合作,或以网际教学,或以暑期进修,或以跨校修课或以参与跨国研究…等形式进行,以拓展研究生学习经验的深度与广度。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争取国外专家至本校客座教学,促进国际学术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