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新闻》国际版CEO及创始人。2011年大英帝国勋章获得者;卡斯雕塑基金会以及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阿尔伯特理事。曾任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策展人。

艺术市场评论家。现任《艺术新闻》国际版艺术市场资深编辑和英国《金融时报》艺术市场通讯记者,同时兼任苏富比艺术学院与佳士得美术学院的讲师。

主编来信|重塑的“美国喷泉”与重绘的“烈女”,她们为什么要重修历史的“纪念碑”

《艺术新闻/中文版》创刊主编,著有《窑变798》。参与策划《艺文中国》和“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等文化项目。曾在《商业周刊/中文版》《经济观察报》任职。

资深艺术与旅行从业者,曾任“佳士得旅行”全球总监、印度艺博会VIP总监。她将自己多年的艺术界浸淫与游历经历与TANC读者分享。

他把狄公案与秘戏图带到了全世界:高罗佩的“中国心”

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 巴黎一大艺术与考古学系博士,主攻中世纪艺术史,艺评人、策展人、专栏作家。

陈伯康(Aric Chen),M+博物馆设计与建筑策展人。曾任2011年与2012年北京国际设计周创意总监。“100%设计”上海展的创始人,并在2008年和2009年担任其联合创意总监。

艺术评论家,美国研究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学者之一。曾于2014年6月策划了27位中国年青艺术家在美国佛罗里达Tampa美术馆的群展,并在美国4个美术馆巡展了一年。

艺术文化顾问、BBC著名主播、作家,曾担任伦敦ICA馆长。2004年创立多德创意顾问公司,曾担任香港艺术博览会顾问,上海世博会英国馆顾问,鄂尔多斯城市发展文化策略顾问。

exhibitions|展览 “文明人”对望“野蛮人”,木心与米修在上海的艺术“相遇”

2015年位于乌镇的木心美术馆建成开放,木心的画作初次在中国、在他的故乡公开展示。5年后,“米修与木心“展览将木心的绘画作品第一次带回他曾生活三十余年的上海。

突如其来的全球性剧变,不仅仅是席卷而至的新冠疫情造成的国境之间的隔离、国际旅行的中断,而多个城市发生的社会动荡也为艺术世界的重要引擎——艺术市场在今年的表现蒙上了晦暗不明的阴影。

展览“伊丽莎白·佩顿:练习”作为艺术家在中国的首场个展,囊括了佩顿过去三十年创作的一系列素描、版画、绘画等作品,将我们带回90年代纽约那个在经济不景气背景下仍然充满实验活力的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