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室
本研究室现有人员36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5名,在职博士后2名,在读博士生15名,在读硕士生11名,是一支年轻进取、富有活力的科研团队。 研究室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非编码RNA与骨质疏松、特殊环境骨生物力学MACF1与骨形成、电磁辐射生物学等方面。 研究室具有浓厚的科研氛围,每周定期举行一次组内学术讨论会,同时针对组内不同研究方向及具体课题进行不定期的讨论交流
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始建于1961年,当时的名称为分析化学研究室(1961-1998),之后更名为现代分析化学与微型仪器研究室(1999-2005)。由于研究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从分析方法和样品剖析逐步发展到仪器/传感器研制和痕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2005年之后更名为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并沿用至今。 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分离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目前下设四个课题组,现有在职工7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职工3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9人,副高级职称24人,在读研究生52人
英惠尔生物技术研究院以微生态研究室为核心,以单胃动物营养研究室、反刍动物营养研究室、水产动物营养研究室、精益生产研究室为基础,聚集了一批生物技术、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等专业的知名专家,科研人员占比达到16%,取得了大量的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 英惠尔生物技术研究院,紧密围绕酵母开展技术与产品的创新与研发,每年开展自主研发课题十余项,委托高校合作课题十余项,累计承担北京市科技项目五项。近年来,联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苏州大学、宁波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十余家科研院所开展产品的研发,累计完成酵母培养物试验近百篇,形成水产、畜禽试验报告及酵母肽试验报告各一册,累计获得专利授权23项,发表论文30余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室的前身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组。1955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成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组随之成立。哲学研究所潘梓年所长兼辩证唯物主义研究组组长,艾思奇兼任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组组长
中心以企业为主体,联合国内重点院校及科研机构,走“产学研”之路,集研究开发、小试中试生产、成果转化于一体,不断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为公司的产品研发、上水平攻关、工艺设备改造,提供有力的保障。已先后开发出多种产品,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技术中心拥有各方面的科技专才,有包括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和助理工程师在内的110名的研发人员,群英汇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