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24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新方法,改变了半导体的三维结构,使其在保持电学特性的同时拥有了新的光学性质,并据此研制出了首块光学电学性能都很活跃的新型光子晶体,为以后研制出新式太阳能电池、激光器、超材料等打开了大门。研究发表在较新一期《自然·材料学》杂志上。 光子晶体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结构,它能采用不同于传统光学材料和设备的特殊方式诱发非同寻常的现象并影响光子的行为,可广泛应用于激光器、太阳能设备、超材料等中
中国科大潘建伟及其同事陆朝阳、陈宇翱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备了综合性能最优的纠缠光子源,首次成功实现十光子纠缠,打破了之前由该研究组保持了多年的八光子纪录,再次刷新了光子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成果以“编辑推荐”的形式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和美国光学学会Optica上,并被美国物理学会《物理》网站和《自然》杂志研究亮点栏目报道。 多粒子纠缠操纵作为量子信息处理基本能力的核心指标,一直是国际角逐的焦点
科学家首次利用光子晶体制作出三维的光导,并且让光可以在三度空间中垂直转弯。 光子晶体就是有高低折射率规则交错分布的一种材料。这种高低折射率交错分布的结构使光子晶体产生光子能隙(photonic bandgap),让部分频率的光无法在光子晶体里面传播,其他则可以通过
随着国家提出要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我省依托科研优势,加大在光子技术领域的技术攻关、产学研合作和企业孵化,通过推动光子产业发展,形成从创新链到产业链的完整链条,赋能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创新驱动发展。 今年以来,陕西大力推动光子产业“两链”融合发展,发布“追光计划”,建立“链长制”工作机制,设立光子产业补链强链基金;先后组建陕西省光子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瞄准光子产业链短板与前沿技术,为光子企业提供共性技术服务;成立陕西省光子产业创新联合体,整合光子企业及技术创新单位,带动光子技术全产业链集聚发展
近日,根据2022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立项名单,我校“光子系统工程软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获批立项建设。 据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组织工程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学科建设发展、培养集聚创新人才、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其任务是以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发展规划为指导,立足高等学校基础研究优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工程化和系统集成能力,促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夯实行业技术基础,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为国家战略需求提供科学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