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好坏,不只取决于内容或口条;简报,更多时候是展现个人“实力”与“魅力”的场合。能否说服主管、拿到案子,就看你是否懂得秀!

两个月前,我参加了卡内基训练(Dale Carnegie Training)。许多人以为,课程目标仅是“改善人际关系”,但训练内容远多于此。

以上课形式来说,每一次上课、每一位学员,都要依指定主题,向台下近40位同学发表一段90秒的简短演说,再投票选出当天的“**表现奖”。

由于每个人原本的公开讲演能力不同,在训练过程中也面临不同的挑战。有人要克服“上台就结巴”的恐惧,有些人要提升“长话短说”的技巧,有些人则要练习透过道具与肢体语言,加入戏剧化元素强化说服力。

几周练习、观摩下来,不难发现,最受欢迎的讲演一定有三个元素:热情大方的态度、精简扼要的表达、还有一个能引发共鸣的故事。

股神巴菲特也是这个训练的受益者。二十多岁时,他认为自己将来一定会需要公开发表言论,而报名卡内基训练,“其中一个方法就是不断重复练习。我们帮助彼此练习,这个方法真的有效,那是我学过最重要的一门课。”

看到魅力型演说者在台上的表现,我们往往气馁地认为,“精彩演说=很多天分+临场发挥”。但我们每一个采访、研究案例都证明,即使经常上台演说的高阶主管、超级业务员,都要经过数十小时准备,才能成就出一次精彩的演出;前苹果执行长乔布斯更要率领团队经过上百小时演练,才能淬炼一场全球观众熬夜收看的产品发表会。

所以,将公式改成“好演说=一再练习+不断准备”,不只适用于巴菲特与乔布斯,也更适合没有惊人天赋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