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认识到一个成功的节庆活动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象征性和实际性意义,因此举办节庆活动的积极性很高,这是中国节庆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1、举办节庆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也就是举办节庆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明确,要明确重要的是千方百计去满足参与节庆活动各方的需求,而不能仅仅从地方政府或组织者自己的需要去考虑。

  要知道节庆活动本身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服务产业。既然是服务产业,是经济活动,就要求组织者作为服务提供者,必须向参与节庆活动的各方提供优质服务,满足参与各方对该节庆活动的需求,要把这个目标作为节庆的最重要出发点。

  2、谁是参加节庆活动的主体?

  节庆活动和一般的专业展览会不同,更多的是一种公众活动,要尽最大可能吸引来自国内外的公众参与。因此在策划一个节庆活动时,对公众群体的参与必须定位准确。是以吸引国外游客为主的国际性活动,还是全国性的活动,抑或是区域性活动?必须有一个客观的、准确的、实事求是的把握。

  3、本节庆活动的特色是什么?

  任何品牌节庆活动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而不是简单的模仿。而就所谓“特色”,要么是“人无我有”,要么是“人有我优”、“人有我特”。

  1、节庆活动组织者作为服务提供者要开发并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这些服务对象,一是直接参与者,二是参观活动的观众,三是赞助商,四是媒体和其他参与方。无论哪一种服务对象,节庆活动组织者都必须面向他们提供优质服务。唯有如此,才有形成“品牌”的基础。

  2、要有专业的、最好是企业化运作的“节庆”组织主体 我们现在节庆活动普遍由政府直接“搭台”和“唱戏”;或者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实际上,一个成功的节庆活动,采取企业“搭台”,政府机关和其他企业及公众“唱戏”的运作模式可能更有市场化基础和更能形成品牌。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企业运作往往更有利于市场化运作和长远考虑,更能将自身的利益和参与者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国内的实践也证明,那些能持续举办并且

  真正能形成品牌的节庆活动,往往都不是由政府临时机构或机关单位直接操办,而是有一支专业化、机制化的办节力量,不是企业,便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

  高质量的节庆活动不一定能成为品牌,但没有质量的节庆活动一定成不了品牌,因为节庆质量是树立节庆品牌的前提与基础。 因此,首先,一个成功的节庆活动必须要有服务质量标准,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差的。正如

  国际节庆协会总裁史蒂文先生所提出的,节庆活动要能够提供“新鲜的、创新的、独特的、有创意的、高质量的、可以满足参与者的高标准需求的内容”。其次,要建立质量控制体系,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改进。这主要通过对参与方意见的跟踪反馈和通过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来进行。第三,要与赞助商形成良性互动。一个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节庆活动往往可以吸引众多赞助商的参与,但对赞助商不能光“要钱”,不给优质服务。要知道赞助商是另一类的“上帝”。

  节庆经济也是“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节庆品牌更需要营销推广,加大宣传力度,由于各国节庆活动越来越多,琳琅满目,再好的节庆活动也需要进行恰当的营销推广。须知,在市场经济和充分竞争条件下,“酒香也怕巷子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