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局气象预报指出,入秋后受东北季风影响,本月起天气已经渐渐变凉,部分地区甚至低于20℃,明显感觉天冷了!这几天台湾北部、东半部地区加上有局部短暂雨,湿湿冷冷的秋冬气候已经来临了。

国民健康署提醒民众,注意气温多变对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因为每当温差过大时,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引发血压的变化,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年长的长辈及肥胖等族群,一定要注意保暖措施,以免造成血压升高,诱发心脏病及中风之急性发作。

清晨5到6时,以及晚上8到9时,这二个时间除了气温低,也因为昼短夜长视线差,国民健康署王英伟署长呼吁民众注意“朝5晚8”一天之中两个时段,起床、外出都要注意姿势改变及添加衣服。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族群,若民众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肾脏病,或是有抽烟、肥胖者,曾有中风、心绞痛等,清晨起床速度放慢,先备妥衣物在床边,不管是半夜起床上厕所或是早上起床,都要记得先添加衣物保暖后再进行活动。另习惯早起运动的民众,不要急着太早出门运动,建议等气温回升以后再出门运动,或建议也可改在室内运动。晚餐后不要立即外出或运动,应至少隔1个小时,待食物消化后再行运动,运动前一定要充分暖身,且尽量携伴运动,相互照应。

依据国民健康署调查显示,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族群,未来发生心脏病的风险比一般人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病人未来五年内发生心脏病的几率是非三高民众的1.9、1.5及1.8倍;另肥胖(BMI≧24)的民众未来五年内罹患心脏病的风险也是体重正常者的1.4。这些高危险族群在度过秋冬气温骤变最重要的是,除规律服药、定期回诊和饮食控制之外,定期量血压更是天天不可少,血压超过140/90 mmHg 就应该咨询医师:而正在接受治疗的高血压病人更应该定期量血压,并做好纪录,除可以帮助医疗人员了解病人血压控制情形,也可反映生活型态改变及高血压之控制情形。

心脏病的源头管理就是三高控制,而三高控制最重要的就是健康生活习惯、控制体重,民众千万要注意自己多一份对健康注意,就是预防疾病最重要关键!心脏病的源头管理就是三高控制,而三高控制最重要的就是健康生活习惯、控制体重,民众千万要注意自己多一份对健康注意,就是预防疾病最重要关键!近来时有名人因心脏疾病过世,三高患者及及长者等高危险族群,外出时依照医师的医嘱随身携带紧急用药,民众如果突然发生胸闷、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难、恶心、极度疲倦、头晕等症状,很有可能就是心脏病急性发作,应该要立即就医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