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的赛后检讨 (刊于2010年3月4日AM730-医ZONE健康版)

渣打香港国际马拉松在刚过去的周日完满结束 除了参赛人数创了历史新高外受伤人数也同样创了新高 各项赛事中超过一千名参赛者出现抽筋; 另外有超过三百人受伤 其中三人更一度情况危殆 可幸的是他们的情况已有所改善。

为何受伤人数会这么高呢? 相信以下的四大因素便是元凶。

一. 训练不足 – 这一点早在二月初的专栏中讨论过了 这就不再重复。

二. 态度不认真 – 从电视片段可见 有参赛者穿着奇装异服出赛 包括打扮成鲨鱼 蝙蝠侠等 这些服装令身体难以散热 亦局限了各关节的活动能力和直接地因重量而加重了脊骨和两膝关节的负担。 其实做任何运动时 穿着合适运动服是必须的。

三. 赛道的选择 – 今届全马赛事采用了包括昂船洲大桥等新赛道 斜道多了 难度亦高了。曾驾车经过这大桥的人都知道上桥时会经过一段长而斜的路 如驾驶时也能感到它的倾斜度 要徒步跑上这桥便一定困难极了。

四. 天气潮湿 – 潮湿天气会令人体的散热功能减弱 运动时便会更加吃力和容易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