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只能作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也不吝向身边好友分享(如果不怕被我烦)。但教育攸关整个社会风气,以及执政者态度。即使西方国家也非一蹴可几,也是累积几个世代才变成现貌;在台湾更加险峻。我们除了提升自己外,要如何极大化影响力?导正整个社会风气呢?这不是只靠你我就能办到,很难很难,而且要很久;但忧心忡忡呀!
答:(黄世宜)从欧洲的观点来看,其实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我得说,即便是今天的欧洲人,仍旧对自己的文明所面临的挑战,有着不同层面的焦虑。很有趣地,我观察到,有越来越多的欧洲年轻人把视野转向东方,希望借由学习东方语言、认识东方哲学与宗教,来更新改变现有欧洲的问题。比如种族间的紧张,基督教信仰丧失之后所面临的精神虚无等等,这样那样的危机。
所以首先我想说的是“没错,我们都害怕未来,也怀疑自己是否做得足够。”但是,其实我们并不孤单,对这个世界的变化,我们都同等焦虑,即便是欧洲人。
此外,欧洲文明进程与台湾文化体质所面临的条件,完全不同。我想基本上我还是抱持乐观的态度。为什么?因为欧洲过去文明进展缓慢的原因有三:
过去欧洲传播工具不如现代科技快速:现在的网络,思想传播的速度与范围,都比过去欧洲资讯传播的速度还快得多。
人与人之间的流动比今天缓慢:过去欧洲交通工具不如今天发达,人口之间的移动,如移民留学或短期工作,也不如今日普遍。
行事步调节奏本身就有文化差异:欧洲人做事风格本身的节奏就比较缓慢悠闲,相对之下,台湾人重视效率与利益的快速回收,从某一种角度来看,在推动新事物的时候,台湾的前进速度会比较快的。
所以,目前台湾所拥有的传播科技以及人口流动条件,都比过去欧洲文明演变过程所面临的条件还要优越,因此我对新思惟在台湾的刺激与传播,态度还是相对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