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放电会令男士“晕浪”,但如果我们的脑细胞胡乱放电,就有机会令人“发羊吊”、即脑痫症。脑痫症病因有很多,包括基因变异、低血糖、药物影响,或其他脑病引致,如脑肿瘤、脑血管畸形等,医治方法不尽相同,而每位病人发作时的症状也有很大的差异。

一名青年走在街上,突然倒下,双眼反白、口吐白沫、面容扭曲、手脚抽搐,状甚吓人,旁人不知道该怎样施以援手,但有一名女士则走出来扶起青年让他侧卧,数分钟后青年便恢复正常,向女士致谢。

这边厢的小女孩,本来开开心心的参与朋友仔生日会,突然没了笑声,呆呆的坐着,好像被“点穴”一样,朋友的呼叫也唤不醒她,但半分钟后就突然“解穴”回复正常。

正在选购礼物的中年汉,拿着小盒子的右手忽然震过不停,目光散涣,且不断喃喃自语,过了一阵子便拿着小盒子步出商店,被店员拍了一下才如梦初醒。

其实,这三名状况完全不相似的病人都患有脑痫症。

脑是人体的指挥中心,每个区域有不同的作用,包括控制肢体活动、负责各种感觉、记忆、思维等。假若脑细胞不正常地“放电”,被电到的区域不同,便会产生不同的症状。例如当记忆和思维受到干扰时,便会产生一阵陌生的感觉及失去理性,但肢体活动仍然正常;若被电的范围较广泛,便可能会全身抽搐。

脑痫症以前叫作“癫痫”或“发羊吊”,肇因是源于脑细胞异常“放电”。最基本的区分是根据“放电”的范围,分为全脑性或局灶性(即局部性)脑痫,而局灶性又可再分为简单性或复杂性。除了简单局灶性外,所有脑痫发作时都会令患者神智不清,因此医生问病历时往往要依靠第三者的叙述。

脑痫症并不罕见,大约每20人便有1人在一生中经历过至少一次脑痫发作,持续发病者约占人口的千分之二至五。约一半人的病发年龄在15岁以前,孩童期发病多与基因变异有关,大脑以外的毛病,如缺钠、缺钙、血糖低或药物及酒精影响,都可导致全脑性脑痫,惟大部分病人都没有明显病因。如果病发的年龄是青春期后,或是归类于局灶性脑痫,便须排除脑部结构性问题,如脑血管畸形、脑肿瘤或海马体硬化等,进一步检查,包括验血、脑电图和脑扫描。

患有脑痫症的病人毋须过分担心,可因应病发的频率考虑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单一药物能完全控制发作的机会是三分之二,其余的可能要依靠多于一种药物,甚或手术治疗。惟每个病人的治疗方法都不同,必须与医生从长计议。

当身边有人脑痫症病发或疑似病发时,冷静小心处理,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