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一直是特区政府落实经济适度多元化的重要产业项目之一,在本澳发展已有一段时间。至今,本澳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上已设有由学士到博士的完整学位,研究上拥有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而产业上亦在2011年开始建立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明确要打造中医药高地,本澳作为国家特区及大湾区城市的一员,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然而,本澳中医药在发展过程中仍遇到瓶颈的阶段,特别是在应用研究转化成产业成果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本澳生产的中医药品或相关品牌,无论是本地居民或外地游客所知并不多,社会对本澳中医药的发展认识亦十分有限。行政长官最近在会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时亦提到,中医药产业园虽然经过多年努力已初见规模,但同时产业园的发展路向仍在摸索中。值得注意的是,新一届政府在首份施政报告中对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同样多有着墨,当中包括将制订《中医药注册管理法律制度》纳入了年度的法律提案项目;提出建立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特色的中医药创新研发与转化平台,以及调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发展路径和模式等内容。因此,社会翘首以盼新一届政府如何落实有关施政内容,加快让中医药产业成为本澳经济适度多元化中的重要品牌。
为此,本人提出以下建议︰
1. 持续做好近年施政报告中提到的引进知名药企、推动中医药注册产品、拓展葡语国家市场等一系列内容,以及提升社会对本澳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认识与氛围。同时,因应未来对中医药产业园发展的调整,当局及早做好有关调研及未来部署,提升产业园的效能。
2. 在法律配套方面,《中医药注册管理法律制度》作为今年的立法提案项目,当局应确保如期在今年下半年提上议事日程,借着法律制度的建立,帮助本澳生产的中医药产品建立品牌形象,更好协助它们打进大湾区甚至整个内地的市场。
3. 整合本澳已有的高教、研究及产业基础,尽快建立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特色的中医药创新研发与转化平台,将研究转化成实际收益,提升中医药对本地生产总值的占比,为落实本澳经济适度发展及产业多元化提供动力,并能配合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中医药高地”的目标。
4. 善用本地完整的中医药高教人才培养体系,吸引更多本地青年就读中医药专业,毕业后投入至科研及产业链当中,为本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储备所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