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头脑具备各种功能。“记住”经验也是其中之一,不过有个功能同样重要。

假如我们的头脑不具备“遗忘”的功能,你不觉得很糟糕吗?

过去人生中每天吃过的饭,路上擦身而过的路人的长相,要是全部都记得,大脑的记忆容量转眼之间就爆满了。我们的大脑会轻易地遗忘可有可无的资讯,以确保全新的记忆容量。

此外,即便是重要的记忆,随着时间经过也会逐渐淡忘。若非如此,曾经失败的人就不会再度挑战;和朋友吵架一辈子都无法和好;失恋的痛苦也不会疗愈。

现在,各位面对着必须记住的知识山,或许会觉得大脑具备的“遗忘”功能非常可恨,可是不会遗忘的人生就只剩下绝望。

资讯的“记忆/遗忘”的分类作业,是由大脑自动进行。基本上攸关性命的重大资讯,若是冲击性愈强烈的经验,就会留下愈深刻的记忆。

假如有过踏入某个地方面对死亡危机的恐怖体验,当时见到、听到、身体感受到的一切,无论经过多少年,只要回想起来身体就会颤抖,记忆非常强烈深刻。

可是,教科书或笔记本上罗列出来的知识,并没有那么强烈的冲击性。就算你对自己说:“如果没有完全记住这些内容,考试就不会合格。要是下次没有合格就没命了!”大脑(你自己的脑)也会轻易地识破谎言。

│不要在意没记住的“3成”

那该怎么办?只能不屈不挠地让自己的大脑明白这是需要的知识。具体而言,就是不断重复“忘了又记起来,忘了又记起来”。

刚进公司时,即使马上记住直属主管与座位旁边的同事的名字,到了其他部门,还是有好几个人的长相和名字凑不起来。可是,每天见面打招呼,或是和同事对话时好几次提起这个话题,渐渐地就认得每个人了。“那个人是谁?对对,就是他!”重复几次后,不用费力也可以突然想起长相和名字。

背书也一样。文字与数字排成的内容枯燥无味,大脑一下子就忘了。努力背诵的隔天,还能记得7成就算是成果不错(就算如此,就这样放着也许到了后天便全忘光了)。剩下的3成加进清单隔天再看,或者把记不住的知识整理出几天的分量再一起背。看过几次后总有一天,就算不愿意也会记住。

但是,把准备考试看得很复杂的人,非常在意背不起来的那3成,而深感挫折:“我就是做不到”。明明只要再背一次就好,却提不起干劲。心里先认定自己不擅长,就会连做得到的事也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