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柄”是和辻哲郎的人间伦理学中深受儒学影响的重要概念。他对间柄的反思始于孟子的五伦概念;故此,和辻似乎尝试重新诠释五伦。然而,与阳明学及二十世纪中国新儒家相反,和辻并不强调个人主体性;反之,在《人间伦理学》及《风土》里,和辻把个人主体还原成间柄,又将间柄归于佛教“空”的概念。根据牟宗三的道德形而上学,本文认为和辻的人间伦理学无法为孟子之五伦提供一致的诠释。根据牟宗三,个人主体所具有天赋之心性乃先于并生出人伦关系。然而,“天”的概念却不见于和辻对《孟子》的反理学诠释。和辻认为个人道德意识缘起于作为对自我与他者否定之间柄,可是自我否定之主张却与《孟子.尽心上》的说法相违。然而,本文指出,除了批评和辻曲解《孟子》以外,读者或可理解和辻的人间伦理学为一非儒学的新伦理学,而非对孟子的一致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