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说过,咖啡出口国用咖啡豆的颗粒大小、硬度或瑕疵数目来评定咖啡豆的级数,可是当有些瑕疵不能用肉眼来判断时,便需要用嗅觉和味觉来试味。杯测就是咖啡豆买手、炒豆师等业内专业人士用来测试品质的方法。此方法除了能测试有没有坏豆,也为咖啡的干湿香气、酸味、甜味、醇厚度、回甘及风味评分。

根据美国精品咖啡协会(SCAA)制定的杯测标准,用作杯测的咖啡豆,必须是浅或浅中度烘焙,烘焙须于杯测前8至24小时内完成,烘焙时间为8至12分钟,并储存于阴凉密封的空间,不能放入雪柜。杯测时冲煮的水必须为硬水,总固体溶解量(Total Dissolved Solids)为125至175ppm,不可用温蒸馏水或软水,水温摄氏90度,以每150毫升水对8.25克咖啡豆的比例冲泡。

整个杯测过程,由研磨咖啡粉、为干香气评分、冲泡、鉴别湿香气、以及于不同的水温(70度、50度、室温)用味蕾感受味道与香气的转变,加上评分,必须于35分钟内完成,是很系统化及专业的过程。

味道好不好,是很个人很主观的事情。杯测的根本目的,是评定咖啡豆的好与坏,不是评定好喝与不好喝。不过近来愈来愈多业余咖啡迷报读杯测课程,相信能推动香港的咖啡文化,令质素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