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
不能因为是婆罗门母亲所生,就是婆罗门注 1
不能因为是婆罗门母亲所生,就是婆罗门(注 1), 如果有种种烦恼,也不过是一位婆罗门(注 2)而已, 只有去除一切执著的人,我才称之为婆罗门。 (偈 396) 从前,舍卫城中有一位婆罗门认为: 既然佛陀称呼弟子为“婆罗门”,那么他的父母亲都是婆罗门,所以,佛陀也应该称呼他“婆罗门”。他这么想着,就去找佛陀,说明他的看法
在一旁坐好后,世尊对尊者罗陀这么说:
“罗陀
起源于舍卫城。 在一旁坐好后,世尊对尊者罗陀这么说: “罗陀!有这些五取蕴,哪五个呢?即: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罗陀!凡任何沙门或婆罗门不如实了知这些五取蕴的乐味、过患、出离者,罗陀!对我来说,他们不是沙门或婆罗门;沙门中的沙门或婆罗门中的婆罗门,而且,那些尊者也不以证智自作证后,在当生中进入后住于沙门义或婆罗门义。 罗陀!凡任何沙门或婆罗门如实了知这些五取蕴的乐味、过患、出离者,罗陀!对我来说,他们是沙门或婆罗门;沙门中的沙门或婆罗门中的婆罗门,而且,那些尊者也以证智自作证后,在当生中进入后住于沙门义或婆罗门义
八〇〇、婆罗门经:本经只列婆罗门法等,以及梵行法等名目
八〇〇、婆罗门经:本经只列婆罗门法等,以及梵行法等名目。 像如是的,有婆罗门法、婆罗门、婆罗门义、婆罗门果,梵行法、梵行者、梵行义、梵行果等,也如上说。 三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婆罗门法与婆罗门果,且谛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