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凡《光明日报》上刊载作品(含标题),未经本报或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篡改或以其它改变或违背作者原意的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光明日报》”。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改革,着力破解异地就医备案不便捷等堵点难点问题,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于7月26日共同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涉及医保基金的统筹问题,要系统解决并不容易。地区之间的经济水平不一样,资金筹措能力不一样,参保地和异地就医备案地医保待遇也就存在落差,医保报销政策、保障范围和水平自然千差万别。直接结算,需要一个统一的平台和标准。所以,这次发布的《通知》,并没有一步到位,一方面,它明确要求2022年12月底前,各地医保部门要及时调整与本通知不相符的政策措施,进行跨省通办的政策准备;另一方面,预留了一些缓冲时间,比如在2025年前,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提高到70%以上。目前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已全面建成,既然信息碎片化的问题解决了,那么就更应该精简流程,让患者少跑腿、少折腾,提高异地就医报销的便捷化体验。随着人口流动更频繁,异地就医的场景会更多,在这个前提下,打通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所有堵点,让医保待遇可以随时“带走”,跟上流动的人,就更加紧迫。中国的社会化医保制度从无到有,一步步实现95%以上的覆盖率,堪称一项巨大的工程。从全民参保到跨省通办不断迈进,让异地就医更加便捷,这也是促进基本医疗保障公平性,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