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日军得寸进尺,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日本强占东北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但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前,未能形成全国性的民族战争。

2.1. 中国自从**战争以来,百年之间,长期遭受列强的侵略与欺凌,积弱不振。而日本在经过明治维新后,工业渐渐发展,遂积积对外寻求原料和市场,而中国地大物博,人口又多,遂成日本扩张的对象。从1931年起,日本在领土上不断侵逼,中国一再退让,直至日本发动全面侵华,中国仍未能采取宣战绝交方式,仅宣布“自卫抗战”,后来,在盟国的支持下,国共两党宣布联合一致以抗日,而人民亦上下齐心以合力抗日,终于经过八年的抗战,艰苦支持,卒能粉碎日本的侵略,取得最后胜利。有论史者谓中国之所以在抗战期间取得胜利,乃由于中国人上下一心,团结一到所达成。此言实流于偏颇,皆因中国胜利乃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影响下才达致的

3.1. 日本乃一资源有限的岛国,故其进攻中国欲求效战速决,但被中国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所阻,继而欲用左占领区内夺取资源,实行以战养战之策,但又为游击队于后方扰乱而难以成功,随着战事延长,日本资源便渐呈不足。另外,日本国内仅有一仟人口,军队总数亦只为数百万。战争之初,进攻中国还勉强可应付,但自太平洋战争后,日本须把军力分别投放于中国、太平洋,菲律宾及南洋等地,军力明显不继。故资源与人力问题,亦是日本战争失败的要因。 总括而言,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乃一冒险性行动,其国内资源并不可供其久战,但中国地大人多,要如日本所谓的速战速决,于三个月内征服中国实不可能,加以日本低估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这大概由于国民政府一贯对日本采容忍政策所致,使日本在抗战之初已无法尽如计划而行,注定日本泥足深陷。而论者谓日本之所以最后失败,乃由于中国人上下一心,团致一致所达成,但如中国没有良好的地理环境,精明的战略与及国际间的支援,相信中日战争结果是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