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和会议精神,各地积极行动起来,制定了各自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构建“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入园难”问题,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2011年9月5日,教育部和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通知》。《通知》决定,根据“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地方为主,中央奖补;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立足长远,创新机制”的原则,在“十二五”时期,中央财政将安排5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中央财政主要支持实施4大类7个重点项目。
第一类为支持中西部农村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简称“校舍改建类”)项目。第二类为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多形式举办幼儿园(简称“综合奖补类”)项目。第三类是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幼师培训类”)项目。第四类是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简称“幼儿资助类”)项目。
同时,许多地方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做到《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规定的预算有科目、增量有倾斜、投入有比例、拨款有标准、资助有制度。如有的省市提出了全省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提高到4%至5%。各地均通过多种途径盘活学前教育资源,如普遍通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方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特别重视大力增加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和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资源。
应该说,学前教育资金长期以来极度短缺的局面将从今年开始逐步好转。通过中央资金奖补激励,“十二五”时期,地方将有更多的财政投入支持学前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