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睡梦中,走来一个老妇人,领我到一座庙宇,庙宇里有好些安详躺下的人,而我伫立,不愿内进,却在门外,深深鞠躬。醒来,收到了也斯老师离世的消息。眼睛模糊。我知道。
电话里还留着他早前的短讯:“之前忘了告诉你:leek是京葱,大条的那种;chives则是我们平常吃的葱。”留下了他教我分辨的人间滋味,永远的滋味。
那年毕业,谢师宴后,大着胆子,把大学时候写的短篇小说,传了给他。马上,得到了他的回复,鼓励我写点《西新界故事》。去年出版的《西新界故事》,其实酝酿了很多年,老师孜孜推动,结集了多届岭南同学的心血,有些作者,现在也已成家立业了,而我,赶在付印前几个月,有幸叨光。
半年前和老师、师母在“柴湾人”相聚,谈到专栏,他感同身受,问我:“初学写,是不是觉得写作时间很难拿捏?字数也要迁就?”我点点头。他笑笑说:“我当初也一样,慢慢就会好。”然后我倒过来,教他写blog,就跟写电邮一样简单,可以随时随地记下心中所思。分别后,我把建立网志的步骤和图说电邮给他,还说有机会,亲身教他开一个。然而,时间还是太匆匆,人生匆匆。
一切教诲与提携,高山仰止,都是恩。
电邮里Ping Kwan Leung那点绿灯,灭了,但那一切,会永生铭记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