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爱亲方如水动,嗔恨怨方似火燃,痴昧取舍犹黑暗,离家乡是佛子行。
大家好,今天讲佛子行的第二偈“贪爱亲方如水动,嗔恨怨方似火燃,痴昧取舍犹黑暗,离家乡是佛子行”这一偈中主要是讲“离家乡”,“家乡、家”指自己出生的地方,那么在这一偈中为什么要讲“离家乡”呢?因为在“家”的地方会生起贪爱、嗔恨以及愚痴的对境。第一句中“贪爱亲方如水动”指的是我们在家会生起对亲人的贪爱对境,这种对亲人的贪爱就像水流一样,为什么会像水流一样呢?是因为流动着的水是没有间断的,刹那都不会间断。
“嗔憎怨方似火燃”中的嗔是指我们不喜欢,不想要的,当遇到这种状况的时候我们会有怨恨的情绪,当这种怨恨情绪越来越大的时候就似火燃了,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
“痴昧取舍犹黑暗”是指非常愚痴并且不懂取舍的状况,在这样的状况下就犹如在黑暗中一般。尤其是现代的经济发展非常发达,外面的顺缘太多了,好的我们就会生起贪爱的心,坏的我们就会生起嗔恨的心,对我们没有好处的我们也会取受不懂得舍弃,这个就是愚痴。
所以,我们的贪嗔痴是从“家”而来的,因为无始以来我们就会有对喜欢或不喜欢的执著,遇到喜欢的对境我们就开心,遇到不喜欢对境就不开心,所以“离家乡是佛子行”是我们要离开这种对境和执著。也就是说无论去到哪个地方,哪个国家,只要能让我们生起贪嗔痴的对象都应该离开,不管是不是家乡。
我们想要快乐,不想要痛苦,那么造成痛苦的原因是什么呢?是“贪嗔痴”。
那么,我要思维生起贪心、嗔恨、愚痴的对境是从何而来的?贪心生起对境是我们的亲人、爱人、喜欢的人,嗔恨生起的对境是我们的敌人、不喜欢的人,愚痴就是我们不懂取舍,犹如黑暗中。这一偈中的“离家乡”并不是要舍弃父母和自己的亲人,远离自己的家。而是要我们要舍弃贪嗔痴。太多的顺缘让我们的心很难安定下来,我们现在还是凡夫,初学者的阶段很难马上就舍弃贪嗔痴的对象,就算目前还做不到也要尽量思维,以后可以慢慢的做到,这就是“离家乡”的真正意义,要常常思维并且生起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