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国半导体行业推算,禁止出口华为持续一年以上时,韩国半导体业的年损失额将达1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76亿元)。目前,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已着手制定发掘新客户战略,OPPO、vivo、小米等中国企业也有可能填补华为的空缺。美国在大选后或将改变对华为的态度,制裁带给韩企的冲击不会持续太久。
“美中冲突愈演愈烈,韩国必须做好全产业链应对准备。”《韩国经济》17日的社论做了如下分析:乐观的观点认为,小米等中国企业会填补华为的空白,同时韩企可能在智能手机和通信装备领域获得红利;但悲观的观点认为,美国今后对华制裁不只针对华为一家企业,且即使在中企被排挤出的领域,韩企也要面临欧美企业的激烈竞争。
“欧洲半导体制造商因为华为制裁进行自查。”德国《经济周刊》16日说,尽管欧洲半导体制造商向华为提供的芯片很少依赖美国技术,但美国对华为的新一轮制裁,仍让瑞士的意法半导体(STM)、奥地利的AMS 、英国的戴乐格半导体、荷兰的恩智浦半导体及德国的英飞凌等企业沮丧,不得不评估美国最新禁令带来的影响。观察家认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德国半导体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整个行业1/3的业务额在中国实现。若华为无法采购欧洲的芯片,这些企业的半导体收入将下降5%至10%。德国新闻电视台的报道认为,“中美科技争端给欧洲敲响警钟”,欧洲的芯片产业与美国有距离,因此在研发领域还要加大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