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2年,高雄铁路地下化第一阶段工程完工通车,从新左营车站到凤山站15.37公里,包括10座地下化车站,高雄市区7处平交道和16处公路立体交叉将逐步拆除,交通部有信心结合轻轨、高捷,提升高雄市绿色运输顺畅度。
高雄车站崭新下沉式广场,挤满人潮,大家都想来体验全新车站,不过,搭车民众绕来绕去浪费不少时间,直言指标不足够。
民众说:“觉得说怎么那么乱,像我们今天就是要买一日票,就不知道在哪里买,都是人。”“要南下北上车子,你要下去之后再问,像这样子的话,我们不知道要从哪边去,要找南下北上根本只能问人。”
而地下化通车第一天,清晨6点多,首班南下列车,也因铁道迷太热情、断电切换问题,卡在台南站、延误30多分钟。
铁道局南工处副处长 刘云生解释,“为了安全把一些人群疏散以后,才去办理断电封锁的时间,所以大概一开始受到影响就有34分钟。”
高雄铁路地下化历时12年,投入近千亿元总经费,从新左营车站到凤山站15.37公里,启用10座地下化车站,接着第二阶段将把地面腾空部分,打造成绿色廊道和商办大楼。
铁道局长 胡湘麟表示,“把既有的廊带未来交给高雄市政府,继续施作绿色的通廊,来缝合因为铁路所造成高雄都会发展的阻隔。”
交通部也表示,随着地下化通车后,7处平交道和16处公路立体交叉处将拆除,可望改善市区交通瓶颈,有利都市缝合,只是位在高雄车站旁的中博高架桥,车流量最多,拆除时市区恐怕又将陷入另一次交通黑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