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
2022年8月8日-15日 (逢一) 下午2时 (6小时) 要让粤剧经典历久常新,当代粤剧艺术家在撰写、改编和演出粤剧剧目时,少不免会面对选择的难题。在“贰零贰贰同学会”发掘粤剧艺术家黎耀威创作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场内亦会放映他的粤剧作品。 照片来源:油街实现 Facebook 黎耀威将从新光戏院和社区变迁出发,与观众漫谈粤剧创作者和表演者的心路历程,分享影响他创作的事物和点滴
粤剧大师阮兆辉将联同一群著名又经验丰富的粤剧从业员,拍摄一套十二集的影片,介绍戏曲里不同行当的化妆、服饰、表演特色等。此系列以中文旁白为主,辅以英文字幕;用轻松和生活化的方式,带领观众细味粤剧艺术。每集影片均以“南音”作引子,利用说唱方式介绍主体内容
偶然在报章上见到八和会馆与中大合办粤剧课程的招生广告,想起粤剧花旦造型很美,便大胆试着报名,竟幸被取录,心中也非常高兴。 经过培训班各位老师的启蒙,令她从一个完全不认识粤剧的门外客,有了接触粤剧圈的渠道,提供了粤剧演出的基本训练。每年的结业演出,让她有实践所学的机会,因此对粤剧的追求和兴趣日增
香港教育大学(教大)粤剧传承研究中心(2月6日)与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合办“全港中小学音乐教师粤剧教学奖2022”颁奖礼,表扬优秀的粤剧教师,利用创意推动粤剧传承发展。 活动获香港官立乡村师范专科学校同学会鼎力支持。 教学奖由教育、学术、粤剧、文化等界别的专业人士组成评审团,就老师的教案内容、创意程度及教学成效等范畴进行评核
广东粤剧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1月19日至21日,粤剧“世遗”十周年系列活动(北京站)在梅兰芳大剧院、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等地举办。本次系列活动涵盖“2019粤戏越精彩”优秀剧目展演、以“新时代粤剧的遗产保护与现代发展”为主题的艺术研讨会、“情牵濠江——红线女与澳门”走进清华大学图片展三大板块
昨天下午,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丁凡做客广州文艺市民空间“大师下午茶”,他的分享主题是“一直在创新,从未忘传承”。丁凡认为,粤剧传承的关键在于捍卫地方剧种的本根特性,坚守粤剧精神,“扎根于传统,创新于当下”。 丁凡既非科班出身,也无家学渊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登陆“中国文化讲堂”第二讲。街总青少年粤剧培训中心团队到场演出,让师生深醉粤剧韵味。 第二讲堂“粤剧传奇”于本月九日假望厦校址举行
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公布粤剧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的任命,以进一步促进这个流行于广东、香港和东南亚一带的剧种的传承和发展。叶绍德、尹飞燕、龙贯天、杜韦秀明以及吴国亮等5名香港粤剧界专业人士成为委员会的新面孔。 新一届粤剧发展咨询委员会除了16名来自社会各界的委员外,还包括民政事务局、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教育统筹局、香港演艺学院、香港艺术发展局、香港旅游发展局和香港学校音乐及朗诵协会等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的代表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是我国目前唯一一所培养粤剧艺术人才的高职院校,戏剧系是在有着半个多世纪办学史的广东粤剧学校粤剧专业的基础上建立,五十多年来,培养的粤剧艺术人才遍布粤港澳及东南亚各地。 戏剧系师资队伍庞大,教学经验丰富,常年邀请丁凡、关国华、小神鹰、梅晓、梁健忠、彭炽权、余汉东、何笃忠、麦玉清、欧凯明、余勇、郭凤女等戏剧艺术家来校任教。 戏剧系积极探索有益于人才成长的多种教学模式,因人施教、因时施教,课堂教学、项目教学相互补充
香港驻多伦多经济贸易办事处(香港经贸处)支持由加拿大粤艺文化协会举办及香港八和会馆支持的多伦多粤曲歌唱比赛暨粤曲讲座。有关活动旨在向加拿大观众展现香港的文化遗产及推广粤剧文化,以促进港加两地的文化交流。 香港经贸处处长巫菀菁于七月二十六日在多伦多粤曲歌唱比赛总决赛上致辞时表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香港特区政府)一直致力推动粤剧的持续发展
受家庭影响,自幼酷爱粤剧,亦曾在坊间学习过粤剧表演。在香港中文大学粤剧研究计划”工作期间,经陈守仁博士介绍报读香港八和会馆及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学院合办首届粤剧证书课程。 当年同学都是年纪相若的青年, 对粤剧充满热诚,导师为令他们得到更快提升,额外为大家增设辅导课,碍于资源关系,只能在高山剧场的露天公园进行,大家寒暑不惧,坚持学习,那是令她十分怀念的青葱岁月
帝女花是讲述关于长平公主和驸马凄美的爱情故事,TT从爱情角度填的词,前面写的“周遭太多声音.....哪怕世界与我为敌,也为你上天又入地”是周世显为了不顾一切,无惧风险找到了长平公主,最后一起殉情。后面“这里都在狂欢到处是派对......你不敢说你爱她”我觉得是两个爱情的对比。 《帝女花》不仅开启了曾小敏与粤剧的情缘也是Tizzy T谢锐韬小时候经常听到的经典:“粤剧绝对是广东人不曾遗忘的符号那几句旋律直到现在我都一直记得
2017年4月20日下午,国家非遗项目传统戏《虎将马超》观后座谈会在广东粤剧院举行,广东粤剧院长丁凡,副院长曾小敏、陈奔,广东粤剧院艺术指导蒋文端,老艺术家关国华等十位专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董上德,广东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羊城晚报编委罗韬,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作家、粤剧中国保护中心副秘书长钟哲平,粤剧《虎将马超》编剧陈锦荣、导演梁建忠,以及剧组创作人员等50多人出席了座谈会。 粤剧《虎将马超》分别于4月10日和4月17日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及香港新光戏院上演。剧组昨天结束了香港演出之行,今天随即召开了座谈会,务求听取更多的意见和建议,使本剧得到更好的打磨
由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戏院承办的第九届“粤剧在周末”将于9月9日至11日邀请吴川市粤剧团在深圳戏院连演四场,届时将上演传统古装粤剧《汉文皇后》《燕归人未归》,新编传统古装粤剧《六月飞霜》,“弘扬传统、经典传承”《粤剧折子戏专场》等精彩剧目。 吴川市粤剧团是广东省唯一较完整地保留下四府“粤剧南派艺术”表演特色的专业剧团,被誉为“宝地钢团”。 本次演出粤剧南派艺术第三代传承人郑永健将作为主角献演
全文描述:戏剧文化在很多年轻人眼里是很难欣赏的文化,在各种外来文化交织的今天,我们的国粹戏剧渐渐成为了小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包含了戏剧。说起粤剧,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特别是老一辈的会特别喜欢看粤剧戏曲,年轻人则占少数。粤剧被称为大戏,揉合了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等等的表演艺术形式,每一个角色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和打扮
二○一一╱一二年度“社区粤剧巡礼”演出将于十二月二十九日至明年三月十一日期间举行。 “社区粤剧巡礼”透过向业余粤剧团提供表演场地、宣传方面的协助及财政资助,藉以在社区层面推广粤剧,并提供演出机会给粤剧新秀磨练艺术技巧,以促进粤剧发展。“巡礼”自一九八八年举办以来,每年均得到不少团体支持,五位艺术评审顾问谢雪心、王超群、新剑郎、龙贯天及廖国森亦喜见一班粤剧新秀在艺术上有所提升,今年有四个剧团首次参加“巡礼”,包括汶声剧团、水月戏台、艺菁荟及三宝粤剧团
戏曲中心制作小剧场粤剧独脚戏《修罗殿》@小剧场戏曲节2022 此剧由戏曲中心委约,为粤剧名伶罗家英博士从艺半世纪以来首部独脚戏,他亲自创作及一人分饰多角,将黑泽明经典电影《罗生门》改编成小剧场粤剧独脚戏。 故事时空由日本改为明末,保留剧本骨干,由强盗与一对夫妇牵涉的命案开始,审讯过程中带出多个不同版本的“真相”。作品向电影的剪接和现代剧场的叙事手法取经,打破粤剧传统舞台和灯光,在台上不断转换时间与空间,与观众以不同角度思考道德、信任和人性
全文描述:戏剧文化在很多年轻人眼里是很难欣赏的文化,在各种外来文化交织的今天,我们的国粹戏剧渐渐成为了小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包含了戏剧。说起粤剧,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特别是老一辈的会特别喜欢看粤剧戏曲,年轻人则占少数。粤剧被称为大戏,揉合了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等等的表演艺术形式,每一个角色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和打扮
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主办的年度节目“粤剧日”今年踏入二十周年,一系列精彩活动将于十一月二十七日(星期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和香港太空馆举行,市民可凭票免费参与。门票十一月十四日(星期一)起接受网上及电话登记。 今年“粤剧日”节目多姿多彩,适合粤剧爱好者以至一家大小共同参与
盖鸣晖,香港粤剧界著名的女文武生。 自幼对粤剧情有独钟,戏棚的锣鼓声、服装、演员都教她神往。豆蔻年华投身香港八和粤剧学院学艺,转眼经历三十年粤剧生涯,更染指电视剧、舞台剧等跨媒体演出,成就丰富多彩的表现艺术人生
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主办的年度节目“粤剧日”今年踏入二十周年,一系列精彩活动将于十一月二十七日(星期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和香港太空馆举行,市民可凭票免费参与。门票十一月十四日(星期一)起接受网上及电话登记。 今年“粤剧日”节目多姿多彩,适合粤剧爱好者以至一家大小共同参与
roasterpig : 实用资讯+心得分享 🏷 🏷香港走走吃吃 🏷 加入书签,一起花小钱去旅行! 西九管理局与香港八和会馆合作安排一连串的经典粤剧于年廿七至初一期间上演. 除粤剧外亦会有M+戏棚展 - 展示当代艺术家有关粤剧的设计.而大戏棚在2012年1月24日(年初二)将变成“M+大戏院”,营造出不一样的电影院氛围以马拉松方式在八小时内播放五部与粤剧有关的港产经典电影.两者均是免费入场. 大戏棚会依照传统方法及技术以竹搭建并以花牌和旗子装饰会场增添节日气氛.而大戏棚附近设有摊档售卖富传统特色的的面粉公仔、草织草蜢及叮叮糖等戏棚外有摆设穿上粤剧戏服老倌一比一高度的人偶的灯箱供观众欣赏. 地址: 西九大戏棚将于广东道未来西九戏曲中心的地段(毗邻尖沙咀消防局) 在较大的地图上查看香港观光地图 Hong Kong Travel Map
戏曲中心制作小剧场粤剧独脚戏《修罗殿》@小剧场戏曲节2022 此剧由戏曲中心委约,为粤剧名伶罗家英博士从艺半世纪以来首部独脚戏,他亲自创作及一人分饰多角,将黑泽明经典电影《罗生门》改编成小剧场粤剧独脚戏。 故事时空由日本改为明末,保留剧本骨干,由强盗与一对夫妇牵涉的命案开始,审讯过程中带出多个不同版本的“真相”。作品向电影的剪接和现代剧场的叙事手法取经,打破粤剧传统舞台和灯光,在台上不断转换时间与空间,与观众以不同角度思考道德、信任和人性
近日,在广西梧州市人民戏剧院,来自梧州市文化路小学的学生与梧州粤剧团的演员面对面,近距离感受和学习粤剧艺术。今年以来,梧州粤剧团共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13次,惠及学生人数7800多人次,普及包括粤剧历史、粤剧唱腔流派、粤剧行当、粤剧服装、粤剧基本功和粤剧脸谱等内容。 粤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梧州市地处两广交界,粤剧粤曲在这里也广为流传
14岁,很幸运能在学校学会唱这首歌,有专业老师教,还会做动作[呲牙] 白雪仙的声音听不清[糗大了] 疫情失业…中午一杯,听大师! 无关情爱,一个凄惶惊惧的亡国公主,和一个一心念君恩殉国的驸马共赴黄泉的故事。 任剑辉,出生于1913年2月4日,广东南海西樵人。原名任丽初,又名任婉仪
粤剧是本地最流行的中国戏曲剧种,它表现了精湛的艺术精华,值得在学校中推广,让学生认识及欣赏粤剧艺术之美。 粤剧艺术己纳入香港的音乐课程中多年,但因为教育没有专业的训练,学生在生活上也少接触,因此大部分音乐老师都认为它是一门难掌握的课题。本“课堂学习研究”以一所小学五年级共三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选择的学习内容是“粤剧身段造手艺术的欣赏”,教学目的是期望学生能够透过欣赏粤剧的“身段造手”,探讨粤剧艺术的细致与美感,从而珍惜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并提升粤剧的能力
粤剧是岭南地区同根同源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为积极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澳门特别行政区打造为“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发展重点,本会自2015年起推行“粤剧承传与发展公民教育”系列活动,旨在培训儿童及青少年粤剧兴趣及推动粤剧文化交流,透过粤剧的多元性,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提升新一代对粤剧文化的兴趣及表现,传承中华文化艺术。 计划以儿童及青少年粤剧艺术培训作为重点,藉拥有丰富多年演出及教学经验的国家级导师,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法传授粤剧技法。课程利用孩子的特性融入粤剧,通过粤剧导赏、基本培训、粤剧化妆等项目,培训本地青年粤剧演员,并促进儿童粤剧文化传承与发展,透过儿童粤剧更近一步感受中国民族文化
受母亲影响,儿时看过粤剧后,对粤剧的动态及故事产生兴趣。1996年香港八和会馆及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学院合办首届粤剧证书课程,在朋友鼓励下, 正式开始学习粤剧。 学习初段,只是希望透过学习粤剧的唱做技艺,认识粤剧
大型粤剧交响诗《梦断香消四十年》专场晚会在广州星海音乐厅举行。广东省政协主席***,广东省委副书记蔡东士,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雄等出席并观看了演出。 把粤剧《梦断香消四十年》名段改编成交响乐或民乐合奏的形式,是著名粤剧编剧家陈冠卿先生生前的愿望,也是对传统艺术的重大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