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专讯】研究发现,主权财富基金的管理愈受政治领导影响,基金的投资策略便愈偏离争取长远高回报原则。

新一届政府首份施政报告出炉,其中一项最为传媒关注是有关政府投资的“治理体系”:

“我已指示财政司司长成立全新‘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进一步用好财政储备以促进产业和经济发展,把近年在‘未来基金’下设立的‘香港增长组合’、‘大湾区投资基金’和‘策略性创科基金’,以及下文提到的‘共同投资基金’归一收纳,汇聚有关资源,由政府主导投资策略产业,吸引和助力更多企业在港发展。”

有传媒形容,这归一收纳政府主导投资策略的做法是“港版淡马锡”。然而,新加坡的淡马锡究竟是什么?淡马锡是一种主权财富基金。但主权财富基金又是什么?政府主导们的主权财我富基金平均投资回报率又是多少?一篇名为《The Investment Strategies of Sovereign Wealth Funds 》的研究发现:

换句话说,主权财富基金的管理愈受政治领导影响,基金的投资策略便愈偏向支持本地企业的个别板块。相反,外聘基金经理管理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策略便会较符合争取长远高回报原则。回说“港版淡马锡”,有报道指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预计随业务发展,会逐步建立其管理团队,未来公司的董事局,将包括相关业界的专家、社会领袖以及政府官员。但在管理团队建立前,金管局会在公司成立初期向其提供投资、后勤和营运方面的支援。要知道“港版淡马锡”,目的是促进产业和经济发展,而非为基金本身争取长远高回报原则。可以预视,外聘基金经理将不会是“港版淡马锡”的主要做法。未来管理团队的成立,亦难免受政治领导所影响。

(本网发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