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年中期人口统计结果显示,报称能说英语(不论是作为惯用交谈语言或是其他交谈语言)的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由2006年的43.9%增至2016年的51.9%。能说普通话的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亦由2006年的41.2% 增至2016年的50.6%。
2. 广州话仍是香港人口最常用的语言,但能说这种语言的人口比例轻微下降,由2006年的97.7%下降至2016年的96.7%。
3. 此外, 16.5%的5岁及以上香港人口能说广州话及普通话以外的其他中国方言。在这些其他中国方言当中,最常用的三种是客家话、福建话及潮州话。
请点击以放大/缩小图片。
5. 在2016年,经理及行政级人员、专业人员及辅助专业人员能同时阅读及书写中文及英文的比例颇高,分别为84.4%、92.7% 及89.4%。在这些较高技术人员中,报称拥有“两文三语”(2) 能力的相应比例分别为55.1%、58.3%及51.4%。
6. 另一方面,非技术工人能同时阅读及书写中文及英文的比例颇低(34.9%),主要是因为他们大部分没有阅读或书写英文的能力。
7. 在2016年于香港院校就读全日制课程的人口中,18至24岁人士能同时阅读及书写中文及英文的比例最高,达97.0%。其次是12至17岁的人士,其比例为95.1%。
8. 在2016年,63.7%在香港院校就读全日制课程的6至24岁人口拥有“两文三语”的能力。当中以12至17和18至24岁人士的比例较高,分别为66.4%及67.7%。
(1) 不包括失去语言能力的人士及外籍家庭佣工。
(2) “两文三语”是指能同时阅读及书写中文和英文,并能说广州话、普通话和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