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专讯】早前,香港警方高调执法,放蛇拘捕多位Uber司机,并搜查Uber香港总部,正式向Uber宣战。Uber在香港目前的运营模式有违香港法律,警方执法理所当然,但Uber的运营模式深得市民支持,使得政府此次执法遭到了诸多批评。社会舆论也始终处于两个极端:要么支持政府执法,维护法制;要么批评政府墨守陈规,阻碍创新,但批评的声音占绝大多数。政府秉公执法,却遭各方批评;Uber违反法律,却赢得民意支持,听上去不可思议,却又合情合理,只因Uber做到了政府未能做到的:真正满足市民需求。
Uber此次能够赢得民意支持,全因其高效、高质的服务以及完善的评分、投诉机制,让市民不用再忍受传统的士服务可能出现的拒载、长等无车、拒绝过海、滥收车资、态度欠佳等一系列问题。暂且不议Uber运营模式合法与否,只要使用过Uber服务的人一定会同意Uber的使用体验远超传统的士。
不过,虽然Uber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但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Uber在多个国家都因违反当地法律而遭到打压,法国更是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Uber服务。显而易见,Uber不仅仅只有在香港水土不服,虽然Uber的创新理念值得赞扬,但创新不等于可以漠视法律。
政府依据相关法律秉公执法,拘捕“白牌车”司机,本无可厚非,但政府打击Uber是否能够满足市民享受优质的士服务的需求呢?答案是否定的。从市民角度来看,政府打击Uber的同时,却没有提出如何解决传统的士业界的一系列问题,变相等于剥夺了市民选择优质的士服务的权利,让市民继续忍受传统的士服务, 这才是市民批评政府的真正原因。
相对于政府的不作为,正受到Uber冲击的香港的士界则做出了正面回应,提出要研发App,冀整合的士服务,向Uber应战,此举对于相对保守的的士业界确实是一大进步,但的士业界只学到了Uber的皮毛,却没有学到Uber的核心优势。香港“call的士App”其实一直存在,而且不止一款,使用的用户也不在少数,即使再多一款全新App,也并不能解决的士界服务差的核心问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如何提升、投诉机制如何完善,这些是市民真正关心的内容,才应该是的士界真正需要考虑如何改善的地方。
政府目前打击Uber违法行为需要支持,但政府却少走了一步:如何督促的士界,重新检讨相关罚则,切实有效的的士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投诉机制;如何有效监督Uber,将Uber纳入监管范围,使得Uber能够在法律框架内为市民提供服务,才是政府应有的作为。
总的来说,政府反对的不是创新科技,而是违法行为;市民不满的也不是政府秉公执法,而是政府未能满足市民需求。
最后,笔者也想改编香港一句知名广告语赠予政府,希望政府在执法的同时,也能学习Uber的长处:政府,要为市民行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