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又再听到类似的话语,不禁地再三反省,却惭愧地发现自己原来仍处于“收藏习气”而不是“修正习气”的状态。
笔者自认是一个怕犯错,不想惹事的人。 脑海常常怀着多做多错,少做少错的心态。 许多没有把握的事情都想拒绝参与,未开始已经想放弃,予以人不投入,更甚是未尽全力的感觉!
然而作为佛弟子,笔者清楚知道,归根究底,就是为佛家所说,人性的贪、嗔、痴、慢、 疑,五毒所障蔽。
“收”是收藏,收纳的意思。 为什么要收呢? 因为人人都有缺点和出错的时候,碍于面子及愚痴,于是想尽方法将之隐藏或逃避,希望别人看不到。 可是,此举是消极的,把不好的东西收起来,不让人家看到并不等于问题解决了。 结果只会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下去,好像尘埃般,日积月累地复叠上去,很难清除。
“修”是修改,修正的意思。为什么要修呢? 那就是因为人人都带有习气,障敝了我们的本来面目。 为了找回本来面目,必须把我们的坏习惯发掘出来,一一改正。 修行是积极的,找出不良的习性,彻底加以修正和改善。
“收”行人永远都落于凡夫,自己骗自己,收而不改,让尘埃无止境地蒙蔽自己的本性 。
真正的“修”行人会了解自己在行为上,出了错误的原因,把它修正过来。并且会抽丝剥茧地把多生以来的习气,依佛教的教义,如法修行。 修好了就会明白,不再执著,像剥洋葱皮一样,把习气一层一层地撕掉,找回真如佛性。
或者有人会问:“我根本不知道“收藏”在我内里的习气是什么,如何“修正”呢?”
不用怕,现今H.H. 第三世多杰羌佛住世,佛陀为众生亲身说法,收录在法音里,广传于世。
佛法有八万四千门,门门皆为对治不同的众生而生。只要我们能多恭闻法音,从中理解佛陀的说法,而找出自身的习气,彻底地放下我执,依佛陀教法,加上严持戒律,一步一脚印地修行,定可放下我执,登上成就解脱之路。
别再“收藏”了, 赶紧把握何等难逢的机遇和多生的福报,遇到佛陀住世,珍惜人身,踏实“修行”吧!
在此网站刊登的文章,都是“福慧行”原创文章(特别注明除外),版权为“福慧慈善基金”所有,于“福慧行”的官网、微博、“福慧行智”微信订阅号或其他“福慧慈善基金”授权之平台发布。欢迎大家转载或引用,与更多人分享及结缘;但同时请大家尊重版权,无论是全文转载、部分节录、引用,请务必注明版权所属及文章来源(如下段所示),避免盗用等侵犯版权的行为。
转载或引用者,请注明文章来源、版权及链接如下:
以上文章是转载/引用自“福慧行”官网原创文库,版权为“福慧慈善基金”所有。原文链接如下:
人最可贵有自知之明,不能找借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