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方是我师大附中三年的导师。年初他病逝,我们694班同学在脸书上私人社团里,纷纷表达对他的怀念。我人在远方,无法亲自参加公祭,托同学把我对他的怀念和感谢带上。
在那个时代,给老师取绰号算是不敬。老方知道我们在背后这么叫他,却一笑置之。回想起来,“老方”的昵称,和益师益友的他其实很相衬。
老方教数学,扎实的数学底子,让我一生受益无穷。但我特别欣赏的,是他在课堂上不做作的态度。有时候他导公式写了满黑板,最后发现结果不对,他会请同学帮忙一起看,然后发现之前错了一步时,他会拍头一笑,回过重来。这种和学生一起探索的态度,和我与国外博士班指导教授讨论想法,竟有异曲同工之妙。后来在工作上,我也用一样的态度来带新进的人员。我带出来的人,特别有实验精神,敢于表达意见,也让我的团队赢得最有创意的名声。
老方对同学们一视同仁,但我个人有个印象深刻的小故事。
社团是附中特色之一。学生们在社团里学习经营,发挥创意,结交朋友。但不少社团干部会因此而影响学业,所以如果成绩太离谱,学校会发一张“红单子”,让学业成绩太离谱的学生不得再担任干部。有趣的是,在社联会(所有社团干部的联谊会)里,“拿红单子”有时候反而被视为努力经营社团的光荣象征。
高二时我担任社团社长,把大部分心力都用在社团经营上,成绩一度跌落谷底。有一天,老方把我叫到他办公室;我当然知道他要说什么,但我觉得反正他不可能了解社团人的执著,准备好硬著头皮听训,听完就算了。
进到他办公室,他看着我笑了笑,问我知不知道他为什么叫我来。我点了点头。没想到他说,“那就好。没其他事了。”
霎时间,所有我事前的心战策略全无用武之地。他轻轻一点,让简单的真理乍现:你成绩怎样是你的事,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就好。
虽然这好像是废话,但我之前在一个逼读文化(不管是当面逼,还是用制度逼)下成长学习,这是第一次看到师长直接移步侧站,让我自己去面对问题、抉择及后果。
老方那句话,是我这辈子最后一次让别人来担心我的学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