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地
随着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保专项行动的推进,全国各地出现了饮用水水源地被调整,部分饮用水水源地被废弃的情况,2月28日,环境部水环境管理司司长张波在例行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称,部分城市经过权衡进行饮用水水源地的重新划定,使新的饮用水水源地布局更加合理,保护区、涵养区的风险隐患降低,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问题。 2018年3月,国院批准印发《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求,2018年年底前,长江经济带县级、其他省份地级水源地要完成清理整治任务,共涉及1586个水源地的3991个环境问题;2019年年底前,所有县级及以上城市水源地要完成清理整治任务。 各地积极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整治工作,有环保组织指出,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被废弃的饮用水水源地
近日,省地矿局水文二队实施的山东省地下水水源地调查评价(鲁西北)项目通过省地质学会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该项目为省自然资源厅2016年批准的省级地质勘查项目,项目组通过开展资料收集、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动态监测、水位统测、水质分析测试及高程测量等地质工作,查清了区内40处地下水水源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开展了地下水水源地资源量、开采潜力、水源地水质、水源地防污性能、与地下水相关的地质环境问题、地下水水源地安全等多方面的评价,优化了地下水水源地动态监测布局,提出了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建议。 鉴定专家组听取了项目背景、技术原理、相关创新点、成果应用情况等方面的汇报,审阅了有关鉴定材料,针对相关技术问题、成果提炼总结等进行了质询、讨论,一致认为研究成果在水源地可开采量复核及污染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创建了污染预警模型,科学划分了水源地保护区,为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促进地质环境和生态文明良性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为切实提升水源地安全保障水平,江苏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江苏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实施方案》。 方案工作目标包括,今年底前,全面完成县级以上水源地保护区内违法违规问题排查整治,力争完成县级以上水源地达标建设任务;2020年底前,完成难以原地达标的不安全水源地替代水源建设及达标,县级以上城市建立双源供水或应急水源,水源地安全保障合格率达到98%以上,水源地水量充足、水质优良、水生态良好。 方案明确主要任务为优化水源地供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