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为儿童中最常见的眼科疾病,约5-10%的小朋友有斜视问题。最常见的种类主要为俗称“射哩眼”的外斜视,在本地斜视患者中占大约七至八成。大部分斜视患者于3至6岁期间发病,初期会出现于疲乏欲睡、身体的控制散涣时,后来会由间歇性外斜视变成常规性外斜视,这样的话会影响小朋友的外观。斜视的角度大者,会予人没有正视他人的错觉,此外,在视觉上的立体感也会受影响;年纪幼者更有机会变成弱视,对视力造成永久损害。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在早期可以用俗称“斗鸡练习”的眼部训练控制情况,但期间如有转差,则需要考虑手术介入治疗。
其次常见的为俗称“斗鸡眼”的内斜视;高低斜视则较为罕见。内斜视同样会带来外观及视力的影响,除先天性多在6个月大左右发现,其余主要为调节性,常见于2至4岁小朋友,多由远视引起。这类斜视可由眼镜进行矫视,矫视不足者可考虑斜视手术。这类患者若加上两眼远视,患上弱视的风险很高,除医治斜视外,更须尽快进行弱视治疗。
治疗斜视及其相关的弱视和立体感发育的效果,跟患者的年龄息息相关,家长应密切留意子女的状况,有怀疑的话,需尽早由眼科专科医生作出专业检查,以免错失治疗的黄金机会。
<刊载于《am730》,2019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