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物莫不有理,人之所以为人之理,是在博爱,其辞则曰仁也。素书曰:“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1今破题第一句曰博爱,乃先简明一点言之。孔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2是仁,乃在心念间,非奇难玄奥也。

此以天心之仁,申明一层。

好生,即天地之博爱,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雨露、寒暑,皆所以行其博爱,而成其仁也。大千,即谓世界。佛家说:合四大洲日月诸天,为一世界,合此世界千倍,为小千世界,合小千世界千倍为中千世界,合中千世界千倍为大千世界。芸芸,言茂盛众多也。四时相推,以成化育,即所谓慈惠恻隐,以遂其生成,此天心之仁明矣。

望之如此夫,孔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3

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说:“仁德离我们很远吗?我想求做个仁德之人,仁德就会到来了。”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为仁是在于自己,哪里是在别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