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
7月10日,第一届“北斗丝路杯”创新创业挑战赛全国总决赛在中国工程院谭述森院士和清华大学过静珺教授的主持下圆满落幕。经过与来自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高校、研究所及企业的51支全国总决赛队伍的激烈竞争,我校获得两金一银佳绩。其中“海上丝绸之路助航系统”得分92.03分,全国排名第一
7月29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陈文辉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斗应用研究院调研。集团公司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张华接待了陈文辉,双方进行了座谈交流。 陈文辉先后参观了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国家综合数据处理中心、中央企业北斗产业发展成果展,并与有关技术专家进行了现场交流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是国家重大的信息基础设施,用于提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增强定位精度和完好***。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由地面北斗基准站系统、通信网络系统、数据综合处理系统、数据播发系统等组成。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通过在地面按一定距离建立的若干固定北斗基准站接收北斗导航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经通信网络传输至数据综合处理系统,处理后产生北斗导航卫星的精密轨道和钟差、电离层修正数、后处理数据产品等信息,通过卫星、救字广播、移动通信方式等实时播发,并通过互联网提供后处理放据产品的下载服务,满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范围内广域米级和分米级、区域厘米级的实时定位和导航需求,以及后处理毫米级定位服务需求
北斗开基祖庙福德祠文化局登录为北斗镇第7处法定文化资产 【彰化新闻天地╱记者张溎壕/北斗报导】彰化县北斗镇历史最悠久的土地公庙在哪里?答案是位于斗苑路、福安巷交叉口的福德祠,该庙又名“北斗开基祖庙福德祠”,相传初建于康熙58年(公元1719年),比北斗建街还早,建筑主体虽历经多次修茸,但因具有相当历史价值,因而日前通过文化局文资审议,登录为北斗镇第7处法定文化资产。【2010/07/29 彰化新闻天地】 [URL] [URL] 【彰化新闻天地╱记者张溎壕/北斗报导】彰化县北斗镇历史最悠久的土地公庙在哪里?答案是位于斗苑路、福安巷交叉口的福德祠,该庙又名“北斗开基祖庙福德祠”,相传初建于康熙58年(公元1719年),比北斗建街还早,建筑主体虽历经多次修茸,但因具有相当历史价值,因而日前通过文化局文资审议,登录为北斗镇第7处法定文化资产。【2010/07/29 彰化新闻天地】 彰化县北斗镇历史最悠久的土地公庙在哪里?答案是位于斗苑路、福安巷交叉口的福德祠,该庙又名“北斗开基祖庙福德祠”,相传初建于康熙58年(公元1719年),比北斗建街还早,建筑主体虽历经多次修茸,但因具有相当历史价值,因而日前通过文化局文资审议,登录为北斗镇第7处法定文化资产
近日,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7月1日,依托北斗卫星全球组网,“百度地图+北斗系统”将为用户打造更加优质的精准导航体验。 作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北斗卫星系统能够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全球范围内定位精度优于5米,广泛应用于抗疫、5G、高铁、手机位置服务等场景
首个海外北斗中心落地突尼斯,实际观测显示在当地可接收到4-8颗北斗卫星,收星效果良好阿盟地区实施北斗三号用户体验评价计划! 4月6日至4月12日期间,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测试评估研究中心随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一行赴突尼斯与阿拉伯信息通信技术组织、阿拉伯海运学院等阿盟相关机构开展交流。 伴随着首个海外北斗中心落地突尼斯,测评中心完成了一个永久性静态北斗测试站的建设,实际观测显示在当地可接收到4-8颗北斗卫星,收星效果良好。 此次交流活动中,测评中心还与阿拉伯海运学院就在阿盟地区实施北斗三号用户体验评价计划达成一致,阿方对参与北斗系统的建设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双方将于近期启动该计划,并于今年10月底完成第一阶段工作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5月16日,我国一个名为“天音计划”的星地一体高精度时空服务解决方案正式对外发布——该计划由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国一张网”、星基增强系统、星地一体融合能力及千寻位置的全球站网系统构成,有望给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实时无缝的高精度时空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在今天的发布会上表示,“天音计划”让人们看到“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能力实现再次跃升”,这对推进北斗系统应用推广,特别是基于北斗的高精度位置服务,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造福更多用户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也将推动中国北斗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杨长风说,国家决策实施北斗系统建设,就是要构建中国人自己的时空信息基础设施,而决策同步实施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为的是以创新的模式、更高的精度、更优的服务,整合国内基准站网资源,形成全国一张网,更好地支撑北斗系统的应用推广,服务国内乃至全球广大用户
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长风,现任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航天系统总体技术与工程管理专家,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央视网消息:北斗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到2020年,随着北斗三号卫星提供全球服务,北斗系统的应用将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济增长点。 据介绍,随着5G时代的到来,“北斗+5G”有望在机场调度、机器人巡检、智能驾驶、物流管理等领域广泛应用,将形成一个个“北斗+”创新和“+北斗”应用的新业态,这些都将成为北斗系统产业创新的核心源动力
北斗卫星导航的特点格林恩德北斗GPS高精度定位-格林恩德 csdn 北斗系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北斗系统空间段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高轨卫星更多,抗遮挡能力强,尤其低纬度地区性能特点更为明显。二是北斗系统提供多个频点的导航信号,能够通过多频信号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务精度。三是北斗系统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具有实时导航、快速定位、精确授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服务五大功能
呼和浩特网络公司此次承接呼和浩特市北斗门业有限责任公司网站建设及网站维护,呼和浩特市北斗门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2年。成立之初,即自行设计、研发、加工、生产北斗牌自动伸缩门。在当时,北斗自动门可以说是包头市乃整个北方地区的产品,所以,全力于产品质量的、技术改进以及更新换代一直是北斗的经营
新华社天津12月19日电(记者 周润健)记者19日从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安全信息播发系统近日完成升级改造,不仅实现了航行警告在电子海图上的可视化,还成功实现了北斗与手机微信间的信息互通。 北斗安全信息播发系统于2015年由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研制成功,利用该系统可及时获取由天津海岸电台发布的最新海上重大安全信息,在遇到险情时可选择通过北斗终端进行报警,可实现海上北斗终端与陆上手机用户的短信通信。2016年10月1日起面向公众用户免费开放
4月15日,“北斗+众创空间”在深圳揭牌。北斗系统高级顾问孙家栋院士、深圳市副市长陈彪等出席开幕仪式。孙家栋院士指出,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也是创业创新的沃土,深圳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实力,这些都将为“北斗+众创空间”在深圳的发展壮大提供最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12月14日,据@央视网,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发布消息提到,截至2022年11月,北斗卫星在民用导航的日均使用量已超2100亿次。 数据显示,导航平均每次定位调用的卫星数量中,北斗卫星最多,较排名第二的GPS多出30%,已超越GPS全面主导国内导航应用定位。 据了解,北斗卫星系统是由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
中新社南京8月14日电 (记者 朱晓颖)“卫星导航技术发展和应用只受限于想象力”,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14日在南京表示。 当日,第四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在南京开幕。杨长风在会间作主题演讲,介绍了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发展与融合应用的最新情况
民航资源网2020年10月29日消息:10月28日,国新办就2020年前三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春耕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交通运输行业是北斗系统重要的民营应用领域和行业,是最早的用户,也是最大用户。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北斗系统的运用工作,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和工作,各项工作积极向前推进,取得了一些成效
近日,中国电子、中交集团联合研发的基于飞腾CPU和银河麒麟操作系统的船舶北斗定位监控系统通过国家工信安全中心CNAS资质认证、三级安全等保测评,实现北斗三号短报文协议在交通行业的应用,并首次实现交通领域北斗数据包加密、数据传输链路加密等技术的推广,有力推动了以北斗为代表的信息行业先进技术在交通强国建设中的应用。 截至目前,系统终端数据已超过12万条,在全球形成了深中通道、承平高速、菲律宾吹填项目等40余个“一带一路”北斗样板工程,接入北斗终端20万台套,覆盖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为海外46个高危国家提供人员安全保障,破解了海外重大工程“聋、瞎、哑、险、散”等管理难题。相关技术成果获2022年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奖励,被评为国资委央企北斗三年行动计划重要科技成果
2020年3月9日19时5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四颗导航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续将进行变轨、在轨测试、试验评估,适时入网提供服务。 北斗系统建设先后经历了北斗一号系统、北斗二号系统、北斗三号系统三个阶段,目前北斗一号4颗试验卫星已全部退役,从北斗二号首颗星起算,我国已发射54颗北斗导航卫星,距离北斗三号系统建成,仅一步之遥
12月13日从青海省自然资源厅获悉,青海省基础测绘院申报的青海省北斗科研科普基地通过省级认定,成功获评2022年度青海省科研科普基地。 据了解,青海省北斗科研科普基地以青海北斗数据中心为载体。该中心是青海省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展定位、短报文信息等服务和科研生产的技术中心,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发展,形成了以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为主的一系列产业应用、技术方案和基础设施,在推进青海省北斗系统产业化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湖北荆门:种田用北斗农机,更轻松、更便捷! 近日,在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春季农机化大培训正在开展,基于北斗的播种机做好了春耕的技术准备,为农民们带来了更多信心和底气,农民种田更加轻松。 据介绍,基于北斗的播种机能够自动规划路线,驾驶位前方的显示屏上清楚展示着播种机行进的线路,自行精准作业。同时,田块大小、作业路线等相关信息能够投送至信息中心的大屏幕上,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作业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实时调度,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提高了生产效率
北斗卫星导航的特点格林恩德北斗GPS高精度定位- 北斗系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北斗系统空间段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高轨卫星更多,抗遮挡能力强,尤其低纬度地区性能特点更为明显。二是北斗系统提供多个频点的导航信号,能够通过多频信号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务精度。三是北斗系统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具有实时导航、快速定位、精确授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服务五大功能
北斗卫星导航的特点格林恩德北斗GPS高精度定位- 北斗系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北斗系统空间段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高轨卫星更多,抗遮挡能力强,尤其低纬度地区性能特点更为明显。二是北斗系统提供多个频点的导航信号,能够通过多频信号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务精度。三是北斗系统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具有实时导航、快速定位、精确授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服务五大功能
石家庄市晶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开展“北斗一代RDSS收发通道模块”的研制工作; 开展北斗配套产品(有源天线、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多工器等)的研制工作; 开展北斗导航系统测试类仪器设备及射频组件(导航干扰源、射频仿真模块等)的研制工作; 开展“北斗二代RNSS接收通道模块”的研制工作; 开展“北斗导航抗干扰天线射频技术”研究; “北斗一代RDSS收发通道模块”形成系列化产品; 注册成立河北晶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北斗二代RNSS接收通道模块”形成系列化产品; “抗干扰天线”形成系列化产品,技术居于同行业领先水平; “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等形成系列化产品; 引入风险投资4000万元,投资6000万元的北斗产业基地封顶; 推出终端整机(导航信息终端模块、北斗气象数据传输终端等)产品; 为整机厂家提供OEM服务,单笔合同额超过1500万; 开展新型导航定位系统(地基导航、电信基站定位系统)的研制工作;
在23日举行的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透露,中国北斗芯片已实现规模化应用,工艺由0.35微米提升至28纳米,最低单片价格不到人民币6元,总体性能达到甚至优于国际同类产品,实现了基础产品向高端产业的跃升。 据了解,截至2017年4月底,国产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累计销量已突破6500万片,高精度板卡和接收机天线销量已分别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0%和90%,并输出到80余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北斗系统在应用产业化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在国家安全和重点领域标配化使用,在大众消费领域规模化应用,并融合互联网催生“北斗+”应用新模式
本文摘要:6月25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官方公众号宣告,北斗三号IGSO-2卫星发射成功! 航天科技集团回应,6月25日2点0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顺利将北斗三号第2颗弯曲地球实时轨道(IGSO-2)卫星送到预计轨道,升空获得圆满成功。 此前据报导,刚过去的一年,北斗卫星转入密集升空期。目前,北斗卫星正在布局全球组网,到2020年就可以为世界各地的人们获取全球定位、导航系统、授时、较短报文等服务
2023年1月,上海蓁康电子有限公司(简称“上海蓁康”)与广西九维时空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广西九维时空”)两家公司迎来新年开门红,双方在北斗应用和车载智能产品服务上达成战略合作,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本着“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立足国内,辐射东盟”的理念,一致同意在车载智能化和网联化方面利用北斗的技术和应用方面共同协作,面向车厂以及车主建设符合年轻化、本地化的智能数字服务产品和能力,共同推进北斗应用在国内和东盟前装和车载后装的智能网联产品上的落地应用,并在多个交通车载端产品和服务方面进行全方位战略合作。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形势,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综合资源优势,加强工作联动,促进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拓展双方的行业合作市场空间,实现互利共赢、高质量发展
普适导航以国产自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依托,融合电子海图、AIS、雷达、CCTV、卫星通信、VHF以及RFID等技术,构建了船岸导航定位与卫星通信于一体的平台。平台集安全监管与信息服务于一体,为管理部门提供了实时船舶安全监管、渔政执法、船舶应急救援、里程航次统计分析等服务,为渔民提供海洋预警、精准气象推送、北斗短报文等服务。平台从08年建成后,已发展到第4代基于北斗时空大数据的海洋渔业云服务平台,为全国10多个渔业管理部门服务,接入近3万艘渔 船,在海上渔船碰撞防范、渔船突发事件应急、防台避灾、海洋信息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中新网南昌5月26日电 (记者 李韵涵)26日,在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上,北斗全球高精度数据服务平台TruePoint正式发布,北斗全球产业化成果初现。 TruePoint平台由中国卫星导航领域企业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斗星通”)研制,是基于北斗星通多年来公司芯片侧高精度定位算法的优势,多年全球卫星定位辅助服务的基以及高精度服务算法积累,通过整合全球资源,以开放共赢的生态合作方式,构建的全球化、全场景、高可靠的高精度数据服务平台。 去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开通,标志着北斗系统全面迈进全球服务新时代
经历些许波折后,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6月23日上午顺利升空。作为北斗全球系统的“收官之星”,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全球导航系统的星座部署提前半年圆满完成。 自20世纪北斗工程启动以来,中国北斗人秉承“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的发展理念,在具备亚太地区区域服务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建成了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网络,力争“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够享受北斗提供的满意服务”
近日,工信部、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印发2022年度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示范方向和推进机构名单的通知》,国产北斗芯片设计企业华大北斗入选 5G+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一条龙”应用示范参与单位。此次入选,标志着华大北斗作为国内北斗GNSS卫星导航定位芯片领域头部企业,在“北斗+”和“+北斗”融合创新应用领域的研发实力、产业化能力和上下游产业链整合能力等获得国家部委的充分肯定。 由两部委共同推进的2022年度“一条龙”应用示范,以推动优质基础产品和工艺应用示范为目标,聚焦16个重点方向,促进形成整机(系统)和基础产品互动发展、上中下游互融共生的产业链协同创新格局